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分析--以如皋市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课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县域经济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县级政府第14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第四节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论文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理论及其实践第19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概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选择性干预“市场失灵”的政府职能理论第21页
    第二节 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微观经济层面的政府职能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宏观经济层面的政府职能第23-24页
第三章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模式及政府角色第24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 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反应第27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苏南模式: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温州模式:民间推动型发展模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珠江模式:外向拉动型发展模式第34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制定并执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、计划、方案及经济活动规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 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加强县域产业政策的引导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四 提供县域基础性服务第37-38页
第四章 如皋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及其主要问题第38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如皋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38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如皋市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政府主导,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,走工业强市之路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,走外向带动之路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 实施全民创业第一方略,走民营赶超之路第46-47页
    第三节 如皋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如皋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如皋市“强政府”角色有待转型第51-53页
第五章 如皋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其未来取向第53-67页
    第一节 如皋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转变政府职能,加强制度创新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招商引资,合理利用外资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四 支持、引导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五 依靠县域特色,不断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第55-56页
    第二节 加强政府体制改革,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推进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合作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处理好政府间关系,中央政府“放权强县”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推进县级政府内部的体制改革,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第58-59页
    第三节 如皋市政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举措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,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提升开放水平,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四 推动“增长极”培育,实现县域经济的优势突破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五 增强环境竞争力,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第62-63页
    第四节 如皋市政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取向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突出县域主导产业,培育区域特色经济的“拳头优势”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破除资源依赖型做法,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,释放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四 以优化环境为基石,切实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五 由制度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型,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层次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
下一篇:常州市社会综合治税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