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2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的基础理论 | 第14-25页 |
2.1 地铁客流控制的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2.1.1 地铁客流的特征 | 第14页 |
2.1.2 地铁站的客流控制手段 | 第14-15页 |
2.2 地铁客流量影响因素 | 第15-18页 |
2.2.1 气候因素 | 第15-16页 |
2.2.2 时间因素 | 第16页 |
2.2.3 交通因素 | 第16页 |
2.2.4 出行距离因素 | 第16-17页 |
2.2.5 地铁票制票价因素 | 第17-18页 |
2.3 地铁客流预警的基本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3.1 地铁乘客的乘车意愿 | 第18页 |
2.3.2 预测与预警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3.2.1 预测的基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.2.2 预警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4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的涵义 | 第20-22页 |
2.4.1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的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2.4.2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的任务与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4.2.1 客流预测 | 第21页 |
2.4.2.2 预警分析 | 第21页 |
2.4.2.3 预警输出 | 第21页 |
2.4.3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的功能 | 第21-22页 |
2.5 预测分析方法与基本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5.1 时间序列分析基础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5.2 分析工具的采用 | 第23-25页 |
2.5.2.1 SAS基础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5.2.2 SAS软件利用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可行性 | 第24-25页 |
3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系统的设计 | 第25-30页 |
3.1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系统的结构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1.1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系统结构 | 第25页 |
3.1.2 地铁客流数据的采集模块 | 第25页 |
3.1.3 地铁客流数据处理模块 | 第25-26页 |
3.1.4 地铁客流预警信号输出模块 | 第26页 |
3.1.5 模块相互关系 | 第26页 |
3.2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模型工作流程 | 第26-30页 |
3.2.1 地铁客流数量的数据采集 | 第26-28页 |
3.2.2 客流数据的统计与预测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3 预测值的警情判定 | 第29页 |
3.2.4 预警警报的信号输出 | 第29-30页 |
4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警源分析 | 第30-44页 |
4.1 地铁客流预警因素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2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警源分析原则 | 第31-32页 |
4.3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警源阈值分析 | 第32-44页 |
4.3.1 站台等候区 | 第33-38页 |
4.3.2 上下楼梯区域 | 第38-40页 |
4.3.3 地铁自动检票机出入口 | 第40-44页 |
5 地铁短时客流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44-54页 |
5.1 北京某地铁站预警警源阈值的计算 | 第44-47页 |
5.1.1 站台等候区阈值计算 | 第44-45页 |
5.1.2 上下楼梯区域阈值计算 | 第45-46页 |
5.1.3 地铁自动检票机出入口阈值计算 | 第46-47页 |
5.2 北京某地铁站客流量的数据采集 | 第47-48页 |
5.3 北京某地铁站短时客流量的分析与预测 | 第48-52页 |
5.4 北京某地铁站短时客流的预警 | 第52-5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页 |
6.2 展望 | 第54-56页 |
7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论文摘要 | 第61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