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1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2、该选题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0-12页 |
3、论文的主要结构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1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一般问题 | 第13-22页 |
1.1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界定 | 第13-16页 |
1.1.1 在建建筑物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1.2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含义与特征 | 第15-16页 |
1.1.3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性质 | 第16页 |
1.2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适用范围 | 第16-18页 |
1.2.1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适用范围的现行规定 | 第16-17页 |
1.2.2 在建建筑物抵押适用范围的再思考 | 第17-18页 |
1.3 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法理依据及现实意义 | 第18-22页 |
1.3.1 在建建筑物上设立抵押权的正当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1.3.2 在建建筑物抵押制度的现实意义 | 第20-22页 |
2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的客体 | 第22-27页 |
2.1 关于在建建筑物抵押权客体的理论争议及评析 | 第22-23页 |
2.1.1 关于在建建筑物抵押权客体的理论争议 | 第22-23页 |
2.1.2 对上述理论争议的评析 | 第23页 |
2.2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客体的具体分析 | 第23-27页 |
2.2.1 在建建筑物 | 第23-25页 |
2.2.2 将来完成的建筑物部分 | 第25页 |
2.2.3 建设用地使用权 | 第25-27页 |
3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的登记 | 第27-32页 |
3.1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的性质 | 第27-29页 |
3.1.1 有关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性质的理论争议 | 第27-28页 |
3.1.2 关于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性质的再思考 | 第28-29页 |
3.2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的转换 | 第29-32页 |
3.2.1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转换的必要性 | 第29页 |
3.2.2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转换的形式 | 第29-30页 |
3.2.3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转换产生的后果 | 第30-32页 |
4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实现中的权利冲突及解决 | 第32-38页 |
4.1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冲突及协调 | 第32-33页 |
4.2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冲突及协调 | 第33-34页 |
4.3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与商品房预购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 | 第34-36页 |
4.4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与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的冲突及协调 | 第36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