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1.2.1 内部控制的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2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3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1.3.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主要创新及特色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| 第18页 |
2.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 两种“质量”关系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| 第21-25页 |
3.1 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1.1 内部控制主体原因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1.2 内部控制客体原因分析 | 第22页 |
3.1.3 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 | 第22页 |
3.2 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2.1 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.2 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5页 |
4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| 第25-37页 |
4.1 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5-30页 |
4.1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要求 | 第25-26页 |
4.1.2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26-27页 |
4.1.3 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 | 第27-30页 |
4.2 内部控制质量的判断标准 | 第30页 |
4.3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法—层次分析法 | 第30-33页 |
4.3.1 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| 第31-32页 |
4.3.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32-33页 |
4.4 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指标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4.5 控制变量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4.6 研究模型 | 第36-37页 |
5 实证分析 | 第37-44页 |
5.1 研究假设 | 第37-38页 |
5.2 研究样本和数据的来源 | 第38-39页 |
5.3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5.4 描述性统计 | 第41-42页 |
5.5 回归分析 | 第42-44页 |
6 措施和政策建议 | 第44-46页 |
7 结论、局限及展望 | 第46-48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46页 |
7.2 局限性 | 第46-47页 |
7.3 展望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 A | 第52-54页 |
附录 B | 第54-56页 |
附录 C | 第56-6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| 第61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