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| ·传统储氢材料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| ·加压气态储存 | 第11页 |
| ·液化储氢 | 第11-12页 |
| ·金属氢化物储氢 | 第12-14页 |
| ·纳米储氢材料研究概况 | 第14-20页 |
| ·纳米材料 | 第14页 |
| ·碳基纳米储氢材料 | 第14-19页 |
| ·碳纳米管 | 第14-15页 |
| ·富勒烯 | 第15-17页 |
| ·石墨烯 | 第17-19页 |
| ·硼氮基纳米储氢材料 | 第19-20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2-26页 |
| 第二章 理论和计算方法 | 第26-36页 |
| ·密度泛函理论 | 第26-33页 |
| ·Thomas-Fermi 模型 | 第26-27页 |
| ·Hohenberg- Kohn 定理 | 第27-29页 |
| ·Kohn-Sham 方法 | 第29-31页 |
| ·交换关联泛函 | 第31-33页 |
| ·局域密度近似泛函(LDA) | 第31-32页 |
| ·广义梯度近似泛函(GGA) | 第32-33页 |
| ·量子化学软件包 | 第33-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| 第三章 锂掺杂氟化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子特性及其储氢能力 | 第36-48页 |
| 摘要 | 第36页 |
| ·引言 | 第36-3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4页 |
| ·锂掺杂氟化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子特性 | 第37-39页 |
| ·单个 Li 原子掺杂的氟化石墨烯基底材料的储氢性能 | 第39-43页 |
| ·两个 Li 原子掺杂在氟化石墨烯两侧作为基底材料的储氢性能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第四章 层间距对硼氮基双层固态材料储氢能力的影响 | 第48-64页 |
| 摘要 | 第48页 |
| ·引言 | 第48-5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9页 |
| ·BBN 和 GBN 的结构和电子特性 | 第51-54页 |
| ·调整 BBN 和 GBN 层间距对 H_2 吸附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| ·BBN 和 GBN 的储氢性能 | 第56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