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网格结构的鲁棒性理论与试验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目次 | 第10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2 结构鲁棒性的概念 | 第15-17页 |
1.3 结构鲁棒性的评价 | 第17-22页 |
1.4 基于鲁棒性的结构设计 | 第22-23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2 线性结构鲁棒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| 第26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H_∞鲁棒控制的基本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3 基于H_∞论的线性结构鲁棒性评价指标 | 第28-32页 |
2.4 影响结构鲁棒性的因素 | 第32-3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3 非线性结构鲁棒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| 第40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40页 |
3.2 基于H_∞理论的非线性结构鲁棒性评价指标 | 第40-43页 |
3.3 单输入单输出结构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性 | 第43-48页 |
3.4 多输入多输出结构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性 | 第48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4 空间网格结构的鲁棒性分析 | 第52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典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鲁棒性分析 | 第52-63页 |
4.3 典型单层圆柱面网壳结构的鲁棒性分析 | 第63-70页 |
4.4 双层网壳工程实例分析 | 第70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4页 |
5 空间网格结构的动力失效模式研究 | 第74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74页 |
5.2 网架结构动力失效机理分析 | 第74-77页 |
5.3 模糊C-均值理论的思想和方法 | 第77-79页 |
5.4 网架结构动力失效模式的模糊划分 | 第79-83页 |
5.5 空间网格结构的失效模式与鲁棒性 | 第83-8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6 基于鲁棒性的单层网壳结构截面优化方法研究 | 第86-100页 |
6.1 引言 | 第86页 |
6.2 基于鲁棒性的截面优化方法 | 第86-91页 |
6.3 基于鲁棒性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截面优化 | 第91-95页 |
6.4 基于鲁棒性的单层圆柱面网壳结构截面优化 | 第95-98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7 基于连续体拓扑优化的结构鲁棒性设计 | 第100-112页 |
7.1 引言 | 第100页 |
7.2 基于连续体拓扑优化的结构鲁棒性设计 | 第100-104页 |
7.3 平面应力模型的鲁棒性拓扑优化 | 第104-106页 |
7.4 空间网格结构的鲁棒性设计 | 第106-109页 |
7.5 自由曲面网格结构鲁棒性设计 | 第109-110页 |
7.6 本章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8 模型试验研究 | 第112-126页 |
8.1 引言 | 第112页 |
8.2 试验模型设计 | 第112-114页 |
8.3 静力超载试验 | 第114-122页 |
8.4 动力冲击试验 | 第122-124页 |
8.5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6页 |
9 结论与展望 | 第126-130页 |
9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126-128页 |
9.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128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3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38-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