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路基、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:按使用材料分论文--沥青路面论文

高温多雨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研究概况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二章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影响因素第14-18页
    2.1 路面使用性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功能性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结构性能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承载力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安全性及外观第15页
    2.2 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路面特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交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气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工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其他因素第1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三章 高温多雨山区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及分析第18-23页
    3.1 重庆地区公路环境特点第18页
    3.2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调查统计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裂缝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车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翻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泛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松散坑槽第21-22页
    3.3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形成的坏境原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车撤形成的坏境原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损坏形成的坏境原因第2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四章 高温多雨山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第23-50页
    4.1 现行路面使用性能单项评价指标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标PCI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指标RQI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指标PSSI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路面抗滑性能指标SRI第30-31页
    4.2 现行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第31-33页
    4.3 调查路段的使用性能单项指标评价第3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路面破损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平整度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车辙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结构强度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抗滑第47页
    4.4 调查路段的使用性能综合指标评价第47-4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高温多雨山区沥青路面评价指标研究第50-64页
    5.1 单项评价指标的修订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路面状况指数PCI的修订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行驶质量RQI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基于物元法的综合评价指标的修订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物元法简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物元法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可行性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物元模型建立的流程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物元模型的建立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基于物元模型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第60-6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5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结论第64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发展战略调整研究
下一篇:澜沧江特大桥营运阶段动静态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