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体育论文--体育理论论文--体育教育论文

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前言第9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比较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资料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逻辑分析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比较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访谈法第21-22页
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的演变历程第22-31页
    2.1 第一次学校体育改革(1950年)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府对旧教育的接管和初步改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学校体育的恢复与改革第23-25页
    2.2 第二次学校体育改革(1956年)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学校教育的大革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大跃进”中的学校体育改革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第三次学校体育改革(1961年)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学校教育的调整与整顿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学校体育的第三次改革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体育的停滞第29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9-31页
3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第31-47页
    3.1 第四次学校体育改革(1978年)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文革后学校教育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全面恢复第32-34页
    3.2 第五次学校体育改革(1987年)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阶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第六次学校体育改革(1992年)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素质教育的应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第38-40页
    3.4 第七次学校体育改革(2000年)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人文体育在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回归第41-42页
    3.5 第八次学校体育改革(2001年)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推出第43-45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5-47页
4 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问题以及建议第47-58页
    4.1 学校体育改革中取得的成就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成果丰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改进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完善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体育师资的培养得到改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第50页
    4.2 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学校体育实践与学生体质健康形成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反差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区域与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失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未能厘清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学科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运动技术在教学中的淡化第57-58页
5 结论与建议第58-6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建议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构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快促进城乡和区域学校体育均等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正确认知运动技术教学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动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不断完善体育实践发展性评价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附录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调查分析
下一篇:论河北红色文化与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