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二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三、研究的创新性 | 第14页 |
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20页 |
一、80 后教师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二、职业倦怠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三、80 后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所处阶段与教师职业倦怠关系的界定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0-38页 |
第一节 对80 后整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20-25页 |
一、80 后成长的时代背景 | 第20-22页 |
二、80 后整体性格特点 | 第22-25页 |
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研究综述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| 第27-38页 |
一、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| 第27-36页 |
二、国内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| 第38-43页 |
第一节 对象选取和调查工具 | 第38-39页 |
一、对象选取 | 第38-39页 |
二、调查工具 | 第39页 |
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 | 第39-43页 |
一、问卷第一、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1页 |
二、问卷第三部分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成都市80 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统计与原因分析 | 第43-54页 |
第一节 年龄因素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性别因素分析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婚姻状况因素分析 | 第46-47页 |
第四节 学历因素分析 | 第47-48页 |
第五节 独生子女因素分析 | 第48-49页 |
第六节 任教年限因素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七节 任教年级和教学地位因素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八节 成都市80 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与因素分析综述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成都市80 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对策探索 | 第54-61页 |
第一节 80 后小学教师职前教育 | 第54-55页 |
一、加强教师专业情意培养 | 第54页 |
二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80 后小学教师甄选工作 | 第55-56页 |
第三节 80 后小学教师在职培养 | 第56-61页 |
一、第一阶段,任教未满一年 | 第56-57页 |
二、第二阶段,任教1—3 年 | 第57-58页 |
三、第三阶段,任教4—6 年 | 第58-59页 |
四、第四阶段,任教7 年以上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8页 |
后记 | 第68-69页 |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