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导论 | 第10-21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关于导师制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、途径、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领域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方面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对象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·导师制(Mentoring Activity) | 第18-19页 |
·教师专业发展(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) | 第19-21页 |
2 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 | 第21-27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基本理论假设和实施成效 | 第21-22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基本理论假设 | 第21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实施成效 | 第21-22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工作机制 | 第22-24页 |
·导师团队的组建 | 第22-23页 |
·导师开展专业指导工作的流程 | 第23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组织管理 | 第23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的监测评估 | 第23-24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实施的保障机制 | 第24-27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实施的政策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罗马尼亚“导师制”实施的资源保障 | 第25-27页 |
3 “导师制”在 F 小学试用的基本状况 | 第27-36页 |
·F 小学相关背景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 F 小学试用的情况概述 | 第28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F 小学试用的工作机制 | 第28-32页 |
·导师团队的组建 | 第28-30页 |
·导师在F 小学开展专业指导的工作流程 | 第30-31页 |
·F 小学“导师制”的组织管理 | 第31-32页 |
·F 小学“导师制”的评估监测 | 第32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F 小学试用的支持条件 | 第32-36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F 小学试用的制度条件 | 第32-34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F 小学试用的资源条件 | 第34-36页 |
4 “导师制”在 F 小学试用的效果 | 第36-45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F 小学试用的效益 | 第36-43页 |
·提供现场的,校本培训的机会 | 第36-37页 |
·提供基于教师需求的,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| 第37-40页 |
·提供多元的,互动的专业发展方式 | 第40页 |
·提供了持续的,良性的指导方式 | 第40-42页 |
·实现多赢的,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| 第42-43页 |
·“导师制”在 F 小学试用的不足 | 第43-45页 |
·导师队伍建设尚不完善 | 第43页 |
·缺少评估监测机制导致一些工作没有落实 | 第43-44页 |
·资源仍然比较匮乏 | 第44-45页 |
5 “导师制”试用中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建议 | 第45-51页 |
·“导师制”试用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| 第45-48页 |
·思想观念冲突造成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·与国家现有政策、机制不吻合造成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·促进在F 小学实施“导师制”的建议 | 第48-51页 |
·利用集团优势,构建“导师制”实施联合体 | 第48-49页 |
·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建设 | 第49页 |
·进一步完善“导师制”的评估监测体制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培训资源的开发 | 第50-51页 |
6 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