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论文

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、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研究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·历史与现实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心理学背景—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第11-13页
2 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第13-23页
   ·感恩概念的界定第13-17页
     ·感恩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感恩的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对感恩意识的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·有关感恩意识的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感恩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感恩意识的发展特点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·感恩意识的培养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·对已有研究的总结第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·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21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21-23页
3 研究设计第23-3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3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改编的《小学生感恩意识问卷》第23页
     ·自编的《父母影响的调查问卷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(FES-CV)亲密性、矛盾性分量表》第25页
   ·施测程序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初测第25-29页
     ·正式测试第29页
   ·数据分析工具第29-30页
4 研究结果第30-40页
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描述性分析第30页
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第30-35页
     ·性别、年级在小学生感恩意识上的多元方差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年级在小学生感恩意识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独生子女/非独生子女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差异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·不同居住地的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差异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父母影响、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第35-40页
     ·父母影响、家庭氛围与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关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父母影响、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第37页
     ·感恩认知多元回归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感恩情感多元回归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感恩行为多元回归第39-40页
5 讨论第40-47页
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总体情况第40页
  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在年级上的差异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在居住地上的差异第43-45页
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与父母影响的关系第45页
   ·小学生感恩意识与家庭氛围(亲密性、冲突性)的关系第45页
   ·父母影响、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第45-47页
6 结论与应用第47-55页
   ·结论第47页
   ·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建议第47-55页
     ·重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时要考虑到城乡差异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同等关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重点关注小学生尤其是五年级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第53-55页
7 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5-56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5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第60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川西羌、汉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--以茂县和什邡为例
下一篇: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