轿车侧面柱撞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汽车侧面柱碰撞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汽车侧面碰撞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实车碰撞试验法 | 第12页 |
1.3.2 台车碰撞试验法 | 第12-13页 |
1.3.3 CAE 分析法 | 第13页 |
1.4 汽车侧碰相关试验法规 | 第13-15页 |
1.4.1 欧美侧面碰撞试验法规 | 第14-15页 |
1.4.2 侧面柱碰撞试验法规 | 第15页 |
1.5 本文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汽车碰撞仿真的基础理论 | 第17-28页 |
2.1 碰撞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2.1.1 非线性有限元控制方程 | 第17-19页 |
2.1.2 时步控制法与显示积分算法 | 第19-21页 |
2.1.3 显式动力薄壳单元 | 第21-22页 |
2.1.4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| 第22-24页 |
2.1.5 接触算法 | 第24-25页 |
2.2 碰撞损伤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2.1 损伤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2 侧面碰撞损伤机理 | 第26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侧面柱碰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| 第28-35页 |
3.1 Taurus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3.1.1 侧围总成有限元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1.2 车门有限元模型 | 第29页 |
3.1.3 座椅有限元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2 欧、美试验标准下侧面柱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3.3 Taurus 侧碰仿真模型有效性验证 | 第31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欧美试验标准下侧柱撞对比研究和结构优化 | 第35-45页 |
4.1 侧面柱碰撞的力学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2 欧美试验标准下侧柱撞对比 | 第37-40页 |
4.2.1 整车动态响应对比 | 第37-38页 |
4.2.2 系统总能量对比 | 第38页 |
4.2.3 侧围结构变形对比 | 第38-39页 |
4.2.4 侧围结构侵入量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美标试验标准下的汽车侧围优化 | 第40-44页 |
4.3.1 增加板件厚度 | 第41-42页 |
4.3.2 采用高强度钢板 | 第42-43页 |
4.3.3 增添防撞横梁 | 第43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