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选题目的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农村信息化 | 第18页 |
2.1.2 农村信息化实现形式 | 第18-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公共品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3.1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| 第21-23页 |
3.2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硬件现状 | 第23页 |
3.3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软件现状 | 第23-24页 |
第4章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实证研究 | 第24-28页 |
4.1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数据分析 | 第24-25页 |
4.2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成功经验 | 第25-28页 |
4.2.1 海林市蔬菜村农民网上交易 | 第25-26页 |
4.2.2 林口县北兴村依托网络远销大米的模式 | 第26页 |
4.2.3 铁岭二村信息推广发展模式 | 第26-27页 |
4.2.4 北安村构筑信息平台走“特色产业”之路 | 第27-28页 |
第5章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8-33页 |
5.1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0页 |
5.1.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| 第28页 |
5.1.2 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| 第28-29页 |
5.1.3 农村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 | 第29页 |
5.1.4 农村信息化基础工作投入不足 | 第29-30页 |
5.1.5 农村信息化意识淡薄 | 第30页 |
5.2 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5.2.1 资金投入不足 | 第30-31页 |
5.2.2 农业信息人才不足 | 第31页 |
5.2.3 农村信息服务管理不善 | 第31-33页 |
第6章 促进牡丹江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3-40页 |
6.1 拓展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| 第33-34页 |
6.1.1 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引向深入 | 第33页 |
6.1.2 拓宽服务领域和手段 | 第33页 |
6.1.3 探索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| 第33-34页 |
6.1.4 构建三级网络办公系统 | 第34页 |
6.2 加强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建设 | 第34-35页 |
6.3 加大发展精准农业 | 第35-36页 |
6.4 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 | 第36-37页 |
6.5 研发农村信息化实用软件 | 第37页 |
6.6 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| 第37-38页 |
6.7 优化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 | 第38-40页 |
6.7.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| 第38页 |
6.7.2 唤醒农民作为信息资源的使用者的主体意识 | 第38-39页 |
6.7.3 培育农村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| 第39-4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作者简介与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