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完善现阶段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目录第7-10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选题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现实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理论依据第12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外研究概况第13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-15页
第二章 农民政治参与第15-26页
    2.1 农民政治参与的概念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民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治参与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农民与政治参与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农民政治参与的类型第16-17页
    2.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政治参与的论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毛泽东政治参与思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其他关于政治参与理论的论述第22页
    2.3 农民政治参与的功能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有效促进农村基层经济的发展,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效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,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有效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,促进基层政治的民主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有效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,促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农民政治参与的价值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政治参与是表达农民利益诉求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政治参与是农民当家做主、体现主人翁地位的根本途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政治参与是培养农民政治素质、提高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第25-26页
第三章 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及特点第26-33页
    3.1 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投票选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政治接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投诉诉讼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民主恳谈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抗议活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越级上访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贿赂活动第28页
    3.2 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参与意识显著增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参与能力和水平相对滞后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频繁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参与主体日渐成熟但较为分散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参与热情与冷漠并存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参与的利益倾向严重第31-33页
第四章 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33-38页
    4.1 经济因素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部分农民缺乏参与政治的经济基础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村社会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薄弱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民政治参与呈现差异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农民利益集团阻碍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第34页
    4.2 文化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缺乏主体意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民主观念薄弱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法治意识淡薄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小农意识严重第35页
    4.3 制度因素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层人大制度不健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信访制度不够完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村民自治制度不完善第36-37页
    4.4 其他因素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层宗教活动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层政府不务实、不清廉对农民造成消极影响第37-38页
第五章 完善农民积极有序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对策第38-44页
    5.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,打好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,提高农民自身收入水平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健全农民利益保障体系,保护农民的合理权益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,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39页
    5.2 完善政治参与机制,健全农民政治参与制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健全基层人大代表制度,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权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,畅通农民利益表达途径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,优化乡村治理格局第40页
    5.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,塑造农民科学政治参与观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提高农民政治素质,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热情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农民法制教育,提高农民个体权利意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,塑造农民政治认知环境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发挥基层组织能力,创造农民政治参与机会第42页
    5.4 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,激发和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积极发挥物质激励效应,促进农民积极参与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充分发扬精神激励,激发农民主动政治参与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作者简介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国家的私法人格
下一篇:海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