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国家与民事主体概述 | 第9-21页 |
第一节 民事主体概述 | 第9-16页 |
一、民事主体的概念及其演进 | 第9-12页 |
二、团体性民事主体的认定标准 | 第12-15页 |
三、国家私法人格之判定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国家双重人格理论 | 第16-20页 |
一、法律人格双重性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二、国家法律人格的双重性 | 第17页 |
三、国家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之内涵 | 第17-2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国家私法人格的理论分析 | 第21-35页 |
第一节 国家私法人格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一、公法与私法区分对国家私法人格之基础奠定 | 第21-24页 |
二、公法人与私法人区分对国家私法人格之成就 | 第24-25页 |
三、国家私权功能对国家私法人格之助成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国家私法人格的性质分析 | 第26-31页 |
一、国家私法人格的传统认识 | 第26-30页 |
二、国家私法人格性质认识的学说评析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国家私法人格的意义 | 第31-34页 |
一、扩大民事主体范围、健全民事主体结构 | 第31-32页 |
二、有助于国家以私法方式实现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职能 | 第32-33页 |
三、有利于经营机制的转换、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 | 第33页 |
四、有助于国有财产进入市场流通与增值 | 第33-3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国家私法人格的我国认识与定位 | 第35-43页 |
第一节 国家私法人格的我国认识与立法体现 | 第35-38页 |
一、我国学者对国家私法人格特殊性的认识 | 第35页 |
二、国家私法人格特殊性在所有权领域的体现 | 第35-37页 |
三、国家私法人格特殊性在债权领域的体现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我国国家私法人格的应有定位 | 第38-42页 |
一、强化私法观念界分国家的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 | 第38-39页 |
二、划定国家私法人格与公法人格的适用领域 | 第39-40页 |
三、承认国家私法人格的特殊性 | 第40-4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