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写字楼投资融资评价体系探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背景研究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1.1.1 写字楼市场具有波动幅度大变化快的特点 | 第8-9页 |
1.1.2 投资融资体系发展迅速且有待完善 | 第9-10页 |
1.1.3 我国写字楼市场呈现由售转租的趋势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6页 |
1.2.1 写字楼投资融资分析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2.2 写字楼市场背景相关数据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投融资评价体系研究 | 第16-32页 |
2.1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基本指标 | 第16-17页 |
2.1.1 写字楼投资的一般方式 | 第16页 |
2.1.2 写字楼融资的一般方式 | 第16-17页 |
2.1.3 写字楼投资与融资的关系 | 第17页 |
2.2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指标选取 | 第17-20页 |
2.2.1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基本思路 | 第17-18页 |
2.2.2 指标选取原则 | 第18-20页 |
2.3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体系 | 第20-32页 |
2.3.1 政策与制度背景 | 第21页 |
2.3.2 城市经济背景 | 第21-23页 |
2.3.3 项目基本背景 | 第23-24页 |
2.3.4 项目估价 | 第24-26页 |
2.3.5 投资与风险分析 | 第26-32页 |
第3章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体系在美国的实践应用 | 第32-71页 |
3.1 美国投融资体系背景 | 第32-39页 |
3.1.1 政策与制度背景 | 第32-37页 |
3.1.2 写字楼市场背景 | 第37-39页 |
3.2 美国项目实践 | 第39-68页 |
3.2.1 项目概况 | 第39-40页 |
3.2.2 宏观趋势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2.3 中观趋势分析 | 第43-53页 |
3.2.4 次级市场分析 | 第53-59页 |
3.2.5 建设分析 | 第59-64页 |
3.2.6 租约分析 | 第64-68页 |
3.3 使用后评价 | 第68-71页 |
第4章 写字楼投融资评价体系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| 第71-112页 |
4.1 我国投融资体系背景 | 第71-74页 |
4.1.1 政策与制度背景 | 第71-72页 |
4.1.2 我国写字楼投融资制度发展 | 第72页 |
4.1.3 写字楼市场背景 | 第72-74页 |
4.2 石家庄写字楼项目的评价应用 | 第74-101页 |
4.2.1 规划分析 | 第74-76页 |
4.2.2 项目概况/桥西区现状分析 | 第76页 |
4.2.3 经济总量分析 | 第76-79页 |
4.2.4 产业发展分析 | 第79-85页 |
4.2.5 目标写字楼分析 | 第85-91页 |
4.2.6 次级市场分析 | 第91-96页 |
4.2.7 租约分析 | 第96-101页 |
4.3 使用后评价分析 | 第101-112页 |
4.3.1 建设情况分析 | 第104-105页 |
4.3.2 入驻企业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4.3.3 使用者感受分析 | 第106-112页 |
第5章 我国写字楼开发投融资体系建构 | 第112-130页 |
5.1 基于我国国情的投融资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优化 | 第112-113页 |
5.1.1 影响我国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外部因素 | 第112页 |
5.1.2 影响我国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外部因素 | 第112-113页 |
5.2 国外政府干预房地产投融资的措施 | 第113-114页 |
5.3 我国与西方政府干预方式的比较 | 第114-115页 |
5.4 中美写字楼市场的比较研究 | 第115-119页 |
5.5 失败案例剖析 | 第119-125页 |
5.6 总结与展望 | 第125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4页 |
附录A 美国丹佛项目访谈提纲 | 第134-136页 |
附录B 振头中环写字楼评价调查问卷A(市民) | 第136-138页 |
附录C 振头中环写字楼评价调查问卷B(使用者) | 第138-14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