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特色和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2-25页 |
·盈余管理的含义 | 第12-14页 |
·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 | 第14-16页 |
·资本市场动机 | 第14页 |
·契约动机 | 第14-16页 |
·税收动机 | 第16页 |
·政治成本动机 | 第16页 |
·盈余管理常借用的手段 | 第16-23页 |
·会计手段 | 第16-20页 |
·非会计手段 | 第20-23页 |
·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积极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消极影响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25-30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| 第30-38页 |
·会计准则的性质 | 第30-31页 |
·会计准则的"技术观" | 第30页 |
·会计准则的"非技术观" | 第30-31页 |
·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| 第31-38页 |
·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约束 | 第31-32页 |
·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| 第32-36页 |
·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反作用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| 第38-44页 |
·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| 第38-39页 |
·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 | 第40-41页 |
·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的新空间 | 第41-44页 |
第六章 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| 第44-54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4页 |
·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44-46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44-4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6页 |
·模型的引入 | 第46-49页 |
·相关模型的介绍 | 第46-49页 |
·模型的确立 | 第49页 |
·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| 第54-58页 |
·结论 | 第54页 |
·对策 | 第54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