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缘由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3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6 研究设计 | 第17-20页 |
2 基于100份既存观察记录文本的分析 | 第20-43页 |
2.1 观察记录文本中的“目标”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1.1“观察目标”的分类 | 第20-22页 |
2.1.2“观察目标”与“实录内容”是否一致 | 第22-23页 |
2.2 观察记录文本中“实录内容”的分析 | 第23-30页 |
2.2.1 实录内容的记录形式 | 第24页 |
2.2.2 实录内容的语言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2.3 实录内容的构成方式 | 第27-30页 |
2.3 观察记录文本中“分析与支持策略”的分析 | 第30-43页 |
2.3.1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“分析”部分的构成因素 | 第30-40页 |
2.3.2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“支持策略”部分的类型 | 第40-43页 |
3 基于10份生成中的观察记录文本的分析 | 第43-53页 |
3.1“看”教师的行动轨迹 | 第43-46页 |
3.1.1 随意移动型 | 第43-45页 |
3.1.2 跟随移动型 | 第45-46页 |
3.2“看”幼儿教师的记录内容 | 第46-51页 |
3.2.1 教师喜欢、习惯“看”什么 | 第46-48页 |
3.2.2 教师易“忽略”什么 | 第48-51页 |
3.3“看”“实时记录”与“事后记录”的对比 | 第51-53页 |
4 幼儿教师撰写角色游戏观察记录的特点 | 第53-56页 |
4.1 从观察记录整体上看,教师聚焦于“幼儿角色意识”与“社会、语言领域” | 第53页 |
4.2 从确立的目标内容上看,关注重点是“游戏角色”与“认知、技能方面” | 第53页 |
4.3 从实录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看,多“事后记录” | 第53-54页 |
4.4 从实录内容的语言描述上看,掺杂教师评判性语言 | 第54页 |
4.5 从实录内容的构成方式上看,多概括性描述幼儿行为,关注“结果” | 第54页 |
4.6 从“分析”中幼儿产生的行为原因上看,就“经验”谈原因 | 第54-55页 |
4.7 从观察记录的支持策略上看,聚焦于如何提高“幼儿角色扮演能力” | 第55-56页 |
5 幼儿教师撰写的角色游戏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 | 第56-61页 |
5.1 从观察记录整体上看 | 第56-57页 |
5.1.1 重社会、语言领域,忽视健康、科学领域 | 第56页 |
5.1.2 重认知技能,忽略学习品质、情感体验 | 第56页 |
5.1.3 缺乏“儿童视角”,过多看到幼儿的不足 | 第56-57页 |
5.1.4 忽视个体差异性 | 第57页 |
5.1.5 应该如何去撰写“角色游戏观察记录”不清晰 | 第57页 |
5.2 从“目标”的确立上看 | 第57-58页 |
5.2.1 目标确立单一,忽视情感目标 | 第57页 |
5.2.2 目标意识不强 | 第57-58页 |
5.3 从“实录的内容”上看 | 第58-59页 |
5.3.1 实录内容的语言“不真” | 第58页 |
5.3.2 实录内容的不细、不全 | 第58-59页 |
5.3.3 实录内容随意 | 第59页 |
5.4 从“分析与支持策略”上看 | 第59-61页 |
5.4.1 分析的笼统,随意 | 第59页 |
5.4.2 分析的“片面化”和“局限化” | 第59-60页 |
5.4.3 支持策略的简单化 | 第60-61页 |
6 对教师撰写角色游戏观察记录的几点建议 | 第61-69页 |
6.1 改变从幼儿园开始 | 第61-66页 |
6.1.1 幼儿园制度的转变 | 第61页 |
6.1.2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格式的转变 | 第61-65页 |
6.1.3 多开展一些角色游戏观察记录的教研活动及园本培训 | 第65-66页 |
6.2 改变从教师开始 | 第66-69页 |
6.2.1 转变教师的儿童观 | 第66-67页 |
6.2.2 享受安静的力量 | 第67页 |
6.2.3 与幼儿分享观察记录 | 第67-69页 |
7 结束语 | 第69-70页 |
7.1 资料收集的反思 | 第69页 |
7.2 资料分析的反思 | 第69页 |
7.3 研究者自我反思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