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6-18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的概述及发展理论 | 第18-30页 |
2.1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| 第18-22页 |
2.1.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2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| 第19-22页 |
2.2 第三方支付的概述 | 第22-26页 |
2.2.1 第三方支付的概况 | 第22-24页 |
2.2.2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 | 第24页 |
2.2.3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2.3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3.1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.2 金融功能理论 | 第27页 |
2.3.3 长尾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4 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3.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3.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项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4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8页 |
4.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36页 |
4.2 变量选取 | 第36-39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| 第36-37页 |
4.2.2 主解释变量的选取 | 第37页 |
4.2.3 控制变量选取 | 第37-39页 |
4.3 模型构建和检验 | 第39-41页 |
4.3.1 模型设定 | 第39-40页 |
4.3.2 平稳性检验 | 第40-41页 |
4.4 实证的回归与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4.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4.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44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8-52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2 建议 | 第49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