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炮制、制剂论文--剂型论文

泰痹颗粒Ⅱ号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实验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1-13页
第一部分 泰痹颗粒Ⅱ号的制备工艺研究第13-42页
    1 泰痹颗粒Ⅱ号的处方组成概述及处方方解第13-16页
    2 仪器与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3 药材及剂型的选择第17页
    4 提取工艺试验研究第17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虎杖、狗脊醇提工艺考察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 正交实验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 考核指标的确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 虎杖苷含量测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4 总黄酮含量测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5 浸膏得率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6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 醇提工艺验证试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 黄芪、杜仲等六味药材水提工艺考察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正交实验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考核指标的确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葛根素含量的测定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 浸膏得率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6 水提工艺验证试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水提醇沉工艺考察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 正交实验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 葛根素含量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 浸膏得率的测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 水提醇沉验证工艺实验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小结与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5 成型工艺考察研究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浓缩工艺考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 辅料的筛选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 辅料用量比例的考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4 颗粒制备及干燥实验研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5 颗粒流动性考察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6 颗粒堆密度考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7 吸湿平衡时间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8 成型工艺结论第38页
    6 包装材料的选择第38页
    7 泰痹颗粒II号制备第38-41页
    8 讨论第41-42页
第二部分 泰痹颗粒Ⅱ号的质量控制实验研究第42-85页
    1 仪器与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材料第42页
    2 制剂通则检查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性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粒度检查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水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溶化性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装量差异第44-45页
    3 薄层鉴别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络石藤的薄层鉴别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狗脊的薄层鉴别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杜仲的薄层鉴别第48-50页
    4 含量测定第5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HPLC法测定虎杖苷含量第50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 HPLC法测定葛根素含量第60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 HPLC-ELSD法黄芪甲苷含量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 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第77-83页
    5 讨论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缩略词表第88-89页
综述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第89-9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5-99页
致谢第99-101页
个人简历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安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JAK1/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
下一篇: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及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