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英文缩略词对照 | 第12-14页 |
前言 | 第14-16页 |
第一部分 脑络欣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| 第16-32页 |
1 前言 | 第16-17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1 实验动物 | 第17页 |
2.2 药品 | 第17页 |
2.3 主要试剂 | 第17-18页 |
2.4 仪器 | 第18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18-22页 |
3.1 分组及给药剂量 | 第18-19页 |
3.2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给药 | 第19页 |
3.3 观察指标 | 第19-22页 |
3.3.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| 第19-20页 |
3.3.2 多普勒脑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 | 第20页 |
3.3.3 透视电镜观(TEM)察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 | 第20页 |
3.3.4 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(TUNEL)检 | 第20-22页 |
3.3.5 TTC染色测定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面积 | 第22页 |
3.3.6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| 第22页 |
4 结果 | 第22-27页 |
4.1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缺血再灌大鼠脑血流量变化 | 第22-23页 |
4.2 NLXTC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 r CBF 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4.3 NLXTC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4.4 NLXTC 对缺血侧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25页 |
4.5 NLXTC 对 I/R 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4.6 NLXTC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5 讨论 | 第27-29页 |
5.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| 第27-28页 |
5.2 脑络欣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| 第28-29页 |
6 结论 | 第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2页 |
第二部分 脑络欣通胶囊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| 第32-55页 |
1 前言 | 第32-34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34-38页 |
2.1 实验动物 | 第34页 |
2.2 药品 | 第34页 |
2.3 主要试剂 | 第34-35页 |
2.4 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35-37页 |
2.5 主要仪器 | 第37-38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38-42页 |
3.1 分组及给药 | 第38页 |
3.2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| 第38页 |
3.3 免疫荧光观察检测 TRPC6 的表达 | 第38-39页 |
3.4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| 第39-42页 |
3.6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分析 | 第42页 |
4 结果 | 第42-48页 |
4.1 脑络欣通胶囊抑制钙蛋白酶的活化 | 第42页 |
4.2 脑络欣通胶囊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 TRPC6 的降解 | 第42-43页 |
4.3 免疫荧光技术反应 NLXTC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膜 TRPC6 的表达 | 第43-45页 |
4.4 脑络欣通胶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 GRP78 表达的影响 | 第45页 |
4.5 脑络欣通胶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 CHOP 表达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6 脑络欣通胶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 Caspase-12 表达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7 脑络欣通胶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 p-CREB表达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5 讨论 | 第48-50页 |
6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综述 内质网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| 第55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个人简历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