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缩略词 | 第10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2 益母草的考证 | 第13-14页 |
3 益母草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| 第14-19页 |
3.1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4页 |
3.2 益母草提取工艺研究 | 第14-17页 |
3.2.1 生物碱类 | 第15-16页 |
3.2.2 总黄酮类 | 第16-17页 |
3.2.3 小结 | 第17页 |
3.3 盐酸水苏碱及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测定 | 第17-19页 |
4 QbD与设计空间简介 | 第19-23页 |
5 实验研究 | 第23-40页 |
5.1 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和益母草碱含量测定 | 第23-31页 |
5.1.1 设备与仪器 | 第23页 |
5.1.2 试剂 | 第23页 |
5.1.3 益母草提取物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5.1.4 干益母草药材中盐酸水苏碱及益母草碱的含量测定 | 第24-25页 |
5.1.5 益母草提取物中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| 第25-29页 |
5.1.6 益母草提取物中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| 第29-31页 |
5.2 响应面实验设计 | 第31-40页 |
5.2.1 中心点实验设计 | 第31-33页 |
5.2.2 实验结果 | 第33-34页 |
5.2.3 方差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2.4 模型的评价和建立 | 第36页 |
5.2.5 响应面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2.6 设计空间的建立 | 第38-39页 |
5.2.7 设计空间的验证 | 第39-40页 |
6 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7 综述 益母草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| 第4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8 个人简介 | 第56-57页 |
9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