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(一)问题提出 | 第8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(三)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9-10页 |
(四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概述及其必要性 | 第11-17页 |
(一)敬业精神涵义和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敬业精神涵义 | 第11页 |
2.敬业精神内容 | 第11-13页 |
(二)大学生敬业精神涵义和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大学生敬业精神涵义 | 第13页 |
2.大学生敬业精神内容 | 第13-14页 |
(三)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| 第14-17页 |
1.提高大学生敬业精神满意度的现实要求 | 第15页 |
2.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 | 第15页 |
3.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| 第15页 |
4.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 | 第15-17页 |
二、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| 第17-26页 |
(一)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0页 |
1.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| 第17-19页 |
2.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模式较为落后 | 第19-20页 |
3.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落实不到位 | 第20页 |
(二)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20-26页 |
1.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偏差 | 第20-22页 |
2.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不良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不利影响 | 第23-24页 |
4.大学生缺乏敬业意识 | 第24-26页 |
三、加强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 | 第26-39页 |
(一)高校要积极发挥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主导作用 | 第26-30页 |
1.更新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教学理念 | 第26-27页 |
2.加强大学生敬业精神的课堂培育成效 | 第27-28页 |
3.将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 | 第28-30页 |
(二)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基础作用 | 第30-32页 |
1.摒弃“重智轻德”倾向 | 第30-31页 |
2.建立以敬业为核心的家风家教 | 第31-32页 |
3.配合高校敬业精神培育工作 | 第32页 |
(三)优化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| 第32-34页 |
1.国家要提供完备的职业法律法规 | 第32-33页 |
2.公务员要做践行敬业精神的榜样 | 第33页 |
3.大众传媒要加强对职业敬业的宣传报道 | 第33-34页 |
(四)发挥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| 第34-39页 |
1.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| 第34-35页 |
2.自觉养成敬业好习惯 | 第35-36页 |
3.主动培养学习中的敬业精神 | 第36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