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4页 |
1.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概述 | 第13页 |
1.2 PRRSV的病原学 | 第13-18页 |
1.2.1 PRRSV基因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2.2 PRRSV的sg mRNA的合成与转录 | 第14-15页 |
1.2.3 PRRSV的非结构蛋白 | 第15-16页 |
1.2.4 PRRSV的结构蛋白 | 第16-17页 |
1.2.5 病毒宿主,侵入,受体 | 第17-18页 |
1.3 PRRSV与先天性免疫 | 第18-22页 |
1.3.1 RIG-I受体信号通路 | 第19-20页 |
1.3.2 PRRSV的先天免疫逃避 | 第20-22页 |
1.4 PRRSV与IL-10 | 第22-23页 |
1.5 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| 第23页 |
1.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PRRSV非结构蛋白抑制I-IFN表达 | 第24-37页 |
2.1 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1.1 病毒和细胞 | 第24页 |
2.1.2 质粒和抗体 | 第24页 |
2.1.3 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2.1 病毒感染 | 第25页 |
2.2.2 总RNA的提取 | 第25页 |
2.2.3 反转录 | 第25页 |
2.2.4 相对荧光定量PCR | 第25-26页 |
2.2.5 PCR扩增 | 第26-27页 |
2.2.6 质粒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2.2.7 荧光素酶检测 | 第28页 |
2.2.8 蛋白的细胞定位 | 第28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28-36页 |
2.3.1 强毒株与弱毒株感染对I-IFN表达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3.2 PRRSV非结构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结果 | 第29-31页 |
2.3.3 IFN-β 检测系统的构建结果 | 第31-33页 |
2.3.4 PRRSV非结构蛋白对IFN-β 转录的影响 | 第33页 |
2.3.5 PRRSV NSP12细胞定位 | 第33页 |
2.3.6 PRRSV NSP12对IFN-β 具有抑制作用 | 第33-35页 |
2.3.7 PRRSV NSP12不抑制RIG通路活化 | 第35-36页 |
2.4 讨论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PRRSV感染抑制P65与CBP结合 | 第37-46页 |
3.1 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1.1 病毒和细胞 | 第37-38页 |
3.1.2 抗体 | 第38页 |
3.1.3 试剂 | 第3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8-40页 |
3.2.1 病毒感染 | 第38页 |
3.2.2 抑制剂处理 | 第38页 |
3.2.3 总RNA的提取 | 第38-39页 |
3.2.4 反转录 | 第39页 |
3.2.5 相对荧光定量PCR | 第39页 |
3.2.6 Western blot | 第39-40页 |
3.2.7 免疫共沉淀(CoIP) | 第40页 |
3.2.8 CPE法测定TCID50 | 第40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40-44页 |
3.3.1 PRRSV感染后上调IL-10的表达 | 第40-41页 |
3.3.2 PRRSV感染引起CREB的磷酸化 | 第41页 |
3.3.3 磷酸化的CREB抑制CBP与NF-κB的结合 | 第41-42页 |
3.3.4 CREB上游激活通路 | 第42-43页 |
3.3.5 抑制剂抑制CREB与CBP结合 | 第43页 |
3.3.6 抑制剂对PRRSV复制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 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