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疗服务制度论文

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问题研究--以杭州市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基本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概述第13-21页
    2.1 公共服务外包的基本理论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服务的定义和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共服务外包的定义和范围第14-15页
    2.2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非营利组织的涵义、功能和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现实可行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3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依据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公共选择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第三方管理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19-21页
第3章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第21-31页
    3.1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基本情况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模式路径第24-25页
    3.2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案例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杭州闸弄口街道购买智慧养老服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杭州陈伯滔体育发展基金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杭州雨露工作室帮扶边缘青少年法制服务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杭州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机制尚不健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公信度不高第29-31页
第4章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1-35页
    4.1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市场准入困难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服务经费缺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信任危机凸显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专业人才紧缺第32-33页
    4.2 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职能错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筹资渠道狭窄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多元监督薄弱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人才资源不足第34-35页
第5章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经验第35-42页
    5.1 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英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日本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及启示第38-39页
    5.2 国内其它城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上海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北京市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广东省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经验及启示第40-42页
第6章 推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第42-48页
    6.1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,创造公平服务供给环境第42-43页
    6.2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,拓宽参与服务供给空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放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准入政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第44页
    6.3 建立管理监管机制,规范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完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第45页
    6.4 推进自身能力建设,加强参与服务能力水平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筹资能力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挖掘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潜能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提升社会公信力第46-48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8-49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48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西古代疫情研究
下一篇:池蝶蚌性别相关基因feminization-1a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