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云过眼寓于胸--张伯驹鉴藏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前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张伯驹的生平经历与社会交往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张伯驹的生平与经历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张伯驹的社会交往 | 第14-19页 |
第二章 张伯驹的鉴藏行为与观念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著录与藏品分析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目鉴与考订 | 第21-24页 |
第三节 收藏事件——以《游春图》和《平复帖》为例 | 第24-29页 |
第三章 张伯驹的收藏动机与来源 | 第29-46页 |
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兴起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清末民初内府文物的散佚 | 第31-35页 |
第三节 鉴藏新风——从古物陈列所到故宫博物院 | 第35-39页 |
第四节 从雅集到书画展览会 | 第39-42页 |
第五节 鉴藏标尺——完颜景贤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建国后作为公共收藏家的张伯驹 | 第46-51页 |
第一节 收购与捐赠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从私人收藏家到公共收藏管理者 | 第47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 | 第57-85页 |
一、《丛碧书画录》目录 | 第57-62页 |
二、张伯驹家属访谈记略 | 第62-69页 |
三、张伯驹生平年表 | 第69-85页 |
图版 | 第85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