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章节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面向减振器的电流变特性研究 | 第20-28页 |
2.1 概述 | 第20页 |
2.2 电流变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2.1 电流变效应 | 第20-21页 |
2.2.2 电流变液体 | 第21页 |
2.2.3 电流变技术的应用 | 第21页 |
2.3 电流变液体特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4 电流变液体的工作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4.1 剪切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4.2 流动模式 | 第24页 |
2.4.3 复合模式 | 第24页 |
2.5 电流变液体的制备和选择 | 第24-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| 第28-42页 |
3.1 电流变减振器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要求 | 第28-29页 |
3.1.1 电流变减振器的设计思路 | 第28页 |
3.1.2 电流变减振器的设计要求 | 第28-29页 |
3.2 电流变阀的设计 | 第29-35页 |
3.2.1 液体的流动状态 | 第29-30页 |
3.2.2 电流变阀的工作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2.3 电流变阀的结构型式 | 第31-35页 |
3.3 补偿气室的设计 | 第35-38页 |
3.4 活塞及活塞杆 | 第38-39页 |
3.5 电流变减振器整体结构集成及工作原理 | 第39-41页 |
3.5.1 电流变减振器整体结构集成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5.2 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| 第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电流变减振器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构参数选择 | 第42-58页 |
4.1 电流变减振器的数学模型 | 第42-45页 |
4.1.1 压缩行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4页 |
4.1.2 拉伸行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4.2 电流变减振器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45-47页 |
4.2.1 仿真模型的搭建思路及仿真参数的意义 | 第45-46页 |
4.2.2 压缩行程simulink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46-47页 |
4.2.3 拉伸行程simulink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47页 |
4.3 电流变减振各结构参数的选择 | 第47-53页 |
4.3.1 缝隙宽度 | 第47-50页 |
4.3.2 补偿气室压力 | 第50-52页 |
4.3.3 工作缸及活塞杆 | 第52-53页 |
4.3.4 活塞行程 | 第53页 |
4.4 电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6页 |
4.4.1 悬架振动系统的简化 | 第53-54页 |
4.4.2 二自由度被动悬架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5页 |
4.4.3 电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| 第58-82页 |
5.1 路面不平度及随机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 | 第58-61页 |
5.1.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| 第58-59页 |
5.1.2 空间与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的转化 | 第59-60页 |
5.1.3 随机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 | 第60-61页 |
5.2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天棚阻尼控制策略 | 第61-65页 |
5.2.1 天棚阻尼控制模型的建立 | 第61-63页 |
5.2.2 simulink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3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PID控制策略 | 第65-70页 |
5.3.1 PID控制策略 | 第65-67页 |
5.3.2 PID控制模型的搭建及仿真分析 | 第67-70页 |
5.4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模糊PID控制策略 | 第70-81页 |
5.4.1 模糊控制原理 | 第70-72页 |
5.4.2 模糊-PID控制策略 | 第72页 |
5.4.3 模糊-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| 第72-8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82-83页 |
6.2 全文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