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观赏园艺(花卉和观赏树木)论文--观花树木类论文--山茶论文

云南山茶花(Camellia reticulata)多样性的人文因素及遗传背景

摘要第3-7页
英文摘要第7-11页
第一章 前言第18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云南山茶研究概述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 云南山茶主要形态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分布及栽培历史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品种形成及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四 经济价值第21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22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植物文化及人文因素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云南山茶文化研究进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 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应用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五 山茶属植物遗传多样研究进展第28-3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-33页
    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文献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 野外调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实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技术路线第35-36页
第二章 云南山茶民族植物学研究第36-56页
    第一节 调查地概况第36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文献研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野外调查第38-41页
    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云南山茶花第41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宗教文化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古代经济交往推动云南山茶的传播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民族文化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四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第54-56页
第三章 云南山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第56-100页
    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56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实验材料第56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三 实验方法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四 实验数据分析第73-77页
    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77-9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云南山茶遗传多样性分析第77-8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AFLP聚类分析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三 主成分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 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第97-100页
第四章 云南山茶鉴赏中的传统文化和遗传多样性第100-104页
    第一节 雅赏第100-102页
    第二节 敬观第102页
    第三节 偏爱第102-103页
    第四节 珍惜第103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17页
附录第117-156页
致谢第156-15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8-159页
攻读博±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不同改造模式效果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光谱的黑土区有机质快速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