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租赁住房PIPP融资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7页 |
2.1 公共租赁住房研究 | 第15-20页 |
2.1.1 保障性住房理论研究 | 第15-17页 |
2.1.2 公共租赁住房定义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1.3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1.4 公共租赁住房面临问题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2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研究 | 第20-24页 |
2.2.1 资产证券化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2.2 房地产信托基金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.3 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研究 | 第22-24页 |
2.3 文献述评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典型国家公共住房体系研究 | 第27-37页 |
3.1 美国公共住房体系 | 第27-29页 |
3.2 日本公共住房体系 | 第29-31页 |
3.3 新加坡公共住房体系 | 第31-33页 |
3.4 德国公共住房体系 | 第33-37页 |
第四章 公共租赁住房PIPP融资模式适应性分析 | 第37-49页 |
4.1 可行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1.1 充足的社会资本 | 第37-38页 |
4.1.2 良好的运作环境 | 第38页 |
4.1.3 相关人才及技术的支撑 | 第38-39页 |
4.2 中间组织分析 | 第39-44页 |
4.2.1 中间组织的作用 | 第39-41页 |
4.2.2 基于博弈理论研究中间组织的必要性 | 第41-44页 |
4.3 SWOT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3.1 优势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2 劣势分析 | 第45页 |
4.3.3 机会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3.4 威胁分析 | 第46页 |
4.3.5 综合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公共租赁住房PIPP融资模式构建 | 第49-57页 |
5.1 模式构建的目的及原则 | 第49-50页 |
5.1.1 目的 | 第49页 |
5.1.2 原则 | 第49-50页 |
5.2 基本框架 | 第50-52页 |
5.3 组织框架与角色分析 | 第52-55页 |
5.3.1 组织框架 | 第52-53页 |
5.3.2 角色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4 运作流程 | 第55-57页 |
第六章 QH公共租赁住房案例分析 | 第57-63页 |
6.1 案例概况 | 第57-59页 |
6.2 经济可行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6.2.1 政府经济可行性分析 | 第59页 |
6.2.2 私人机构经济可行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6.2.3 其他机构经济可行性分析 | 第60页 |
6.3 几种模式对比分析 | 第60-63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3-65页 |
7.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7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