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词(Abbreviation)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8页 |
1 新城疫研究进展 | 第14-24页 |
1.1 新城疫流行病学特点及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 新城疫的病原学 | 第15-16页 |
1.3 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3.1 HN核苷酸序列 | 第16页 |
1.3.2 HN蛋白的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3.3 HN蛋白的糖基化 | 第17页 |
1.3.4 HN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 | 第17-18页 |
1.3.5 HN蛋白的功能 | 第18页 |
1.3.6 HN蛋白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4 新城疫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1.4.1 病毒的分离鉴定 | 第19-20页 |
1.4.2 血清学方法检测 | 第20-23页 |
1.4.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| 第23-24页 |
1.5 新城疫的预防和控制 | 第24页 |
2 胶体金免疫层析研究进展 | 第24-37页 |
2.1 胶体金的特性及制备 | 第25-30页 |
2.1.1 化学还原法 | 第26-29页 |
2.1.2 光化学还原法 | 第29页 |
2.1.3 真空蒸镀法 | 第29-30页 |
2.1.4 辐射还原法 | 第30页 |
2.2 胶体金质量鉴定 | 第30页 |
2.3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原理及制备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3.1 标记pH | 第31页 |
2.3.2 蛋白质离子含量及标记量 | 第31-33页 |
2.4 金标抗体复合物的纯化 | 第33页 |
2.5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构和检测基本原理 | 第33-35页 |
2.5.1 间接法反应 | 第34页 |
2.5.2 竞争抑制反应 | 第34-35页 |
2.5.3 双抗体夹心法 | 第35页 |
2.6 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应用 | 第35-37页 |
2.6.1 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| 第35-36页 |
2.6.2 在抗原检测方面的应用 | 第36页 |
2.6.3 在小分子化合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7-38页 |
第二章 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亚克隆、表达 | 第38-56页 |
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8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38-42页 |
2.1.1 质粒及菌株 | 第38-40页 |
2.1.2 酶及主要试剂 | 第40页 |
Trizol购自Omega公司。 | 第40页 |
2.1.3 酶标抗体 | 第40页 |
2.1.4 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40-42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2-48页 |
2.2.1 引物 | 第42页 |
2.2.2 PCR反应体系 | 第42-43页 |
2.2.3 PCR产物回收 | 第43页 |
2.2.4 PCR回收产物与pMD18-T连接 | 第43页 |
2.2.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(氯化钙法) | 第43-44页 |
2.2.6 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44页 |
2.2.7 质粒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2.2.8 质粒pMD18-T-HN酶切鉴定 | 第45页 |
2.2.9 质粒pMD18-T-HN和表达载体pGEX-6P-1双酶切、回收 | 第45页 |
2.2.10 pGEX-6P-1-HN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45-46页 |
2.2.11 诱导表达及HN蛋白免疫活性鉴定 | 第46-47页 |
2.2.12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| 第47页 |
2.2.13 HN-GST蛋白特征分析 | 第47页 |
2.2.14 HN-GST融合蛋白的纯化 | 第47-4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3.1 PCR扩增结果 | 第48页 |
3.2 克隆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| 第48-49页 |
3.3 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| 第49页 |
3.4 表达菌诱导后表达分析 | 第49-51页 |
3.5 表达条件的优化 | 第51页 |
3.6 蛋白的免疫活性检测 | 第51-52页 |
3.7 HN-GST蛋白特征分析 | 第52页 |
3.8 HN-GST蛋白的纯化 | 第52-53页 |
3.8.1 HN-GST包涵体纯化 | 第52-53页 |
3.8.2 可溶性HN-GST蛋白纯化 | 第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5页 |
4.1 蛋白的表达和表达条件优化 | 第53-54页 |
4.2 HN蛋白的表达形式 | 第54页 |
4.3 蛋白的纯化 | 第54-55页 |
4.3.1 包涵体的纯化 | 第54页 |
4.3.2 可溶性蛋白纯化 | 第54-55页 |
5 结论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鸡新城疫抗体免疫胶体金速测试剂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| 第56-77页 |
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5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56-65页 |
2.1 材料 | 第56-58页 |
2.1.1 仪器 | 第56-57页 |
2.1.2 试剂 | 第57页 |
2.1.3 溶液的配制 | 第57-58页 |
2.1.4 抗体、层析材料、血清 | 第5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58-65页 |
2.2.1 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腹水的生产及生产 | 第58-60页 |
2.2.2 胶体金的制备 | 第60-61页 |
2.2.3 胶体金质量鉴定 | 第61页 |
2.2.4 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条件 | 第61-62页 |
2.2.5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| 第62页 |
2.2.6 试纸条检测体系的组成 | 第62-63页 |
2.2.7 试纸条各种条件的筛选 | 第63-64页 |
2.2.8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64页 |
2.2.9 样品检测方法 | 第64页 |
2.2.10 鸡新城疫抗体免疫胶体金速测试纸条的性能测试 | 第64-65页 |
2.2.11 试纸条的临床应用 | 第65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65-73页 |
3.1 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| 第65-66页 |
3.2 胶体金的制备 | 第66-68页 |
3.3 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标记条件 | 第68-69页 |
3.3.1 金标鼠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最佳标记pH | 第68页 |
3.3.2 金标鼠抗鸡IgG Fc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最佳标记浓度 | 第68-69页 |
3.4 金标单抗的制备与纯化 | 第69页 |
3.5 封闭液的选择 | 第69-70页 |
3.6 HN蛋白的最佳喷膜浓度 | 第70页 |
3.7 兔抗鼠IgG喷膜浓度的选择 | 第70-71页 |
3.8 标准阴阳性对照确定 | 第71页 |
3.9 鸡新城疫抗体免疫胶体金速测试纸条的性能测试 | 第71-73页 |
3.9.1 特异性试验 | 第71页 |
3.9.2 灵敏度试验 | 第71-73页 |
3.9.3 重复性试验 | 第73页 |
3.9.4 保存期试验 | 第73页 |
3.10 临床检测结果 | 第73页 |
4 讨论 | 第73-76页 |
4.1 胶体金的制备与保存 | 第73-74页 |
4.2 胶体金—蛋白复合物的制备与纯化 | 第74页 |
4.3 封闭液的优化 | 第74-75页 |
4.4 HN蛋白包被量的优化 | 第75页 |
4.5 鸡新城疫抗体免疫胶体金速测试纸条的保存期问题 | 第75页 |
4.6 与同类试剂条的对比 | 第75-76页 |
4.7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发展方向 | 第76页 |
5 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77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