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3页 |
1. 个性化学习研究是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| 第9-11页 |
2. 个性化学习研究是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| 第11-12页 |
3. 个性化学习研究是有效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突破口 | 第12-13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 丰富个性化学习理论文库 | 第13页 |
2. 提升学校教育的教育品质 | 第13-14页 |
3. 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| 第14-15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15-34页 |
(一) 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0页 |
1. 多元智力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7-18页 |
3. 人本主义理论 | 第18-20页 |
(二) 个性化学习的核心要素 | 第20-26页 |
1. 持续的学习评价 | 第22-23页 |
2. 动态的课堂教学 | 第23-24页 |
3. 多元的课程选择 | 第24-25页 |
4. 丰富的课外拓展 | 第25页 |
5. 灵活的学习环境 | 第25-26页 |
(三) 个性化学习的主要特征 | 第26-29页 |
1. 基于差异的学习路径 | 第27页 |
2. 基于能力的学习进程 | 第27-28页 |
3.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 | 第28-29页 |
4. 学生对学习的驱动掌握 | 第29页 |
(四) 个性化学习的实施困境 | 第29-31页 |
1. 传统思想观念的阻抗 | 第30页 |
2. 内部系统构成的脱节 | 第30-31页 |
3. 外部现实条件的限制 | 第31页 |
(五) 研究述评 | 第31-34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34-39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34页 |
1. 个性 | 第34页 |
2. 个性化学习 | 第34页 |
(二) 研究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35-39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35-36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36-39页 |
三、研究结果 | 第39-68页 |
(一)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总体现状 | 第39-61页 |
1. 学习评价 | 第39-45页 |
2. 课堂教学 | 第45-49页 |
3. 课程建设 | 第49-53页 |
4. 课外拓展 | 第53-55页 |
5. 学习环境 | 第55-61页 |
(二)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化学习遭遇的困境 | 第61-68页 |
1. 教师对个性化学习的认识与参与不够深入 | 第61-64页 |
2. 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| 第64-66页 |
3. 学校支持个性化学习开展的条件不够充分 | 第66-68页 |
四、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68-85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68-70页 |
1.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总体不佳 | 第68-69页 |
2. 城市和乡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存在一定差距 | 第69-70页 |
3. 教师的认识与实践脱节是个性化学习遭遇的主要困境 | 第70页 |
(二) 研究建议 | 第70-85页 |
1. 理解个性化学习内涵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| 第70-73页 |
2. 注重教师自身的转变,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| 第73-75页 |
3.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给予学生话语权和选择权 | 第75-79页 |
4. 创建灵活丰富的学习环境,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| 第79-85页 |
结束语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(一) 中文类 | 第86-90页 |
1. 译著 | 第86-87页 |
2. 著作 | 第87-88页 |
3. 期刊论文 | 第88-89页 |
4. 学位论文 | 第89-90页 |
(二) 英文类 | 第90-92页 |
1. 著作 | 第90页 |
2. 期刊论文 | 第90-91页 |
3. 网络 | 第91-92页 |
附录1 | 第92-94页 |
附录2 | 第94-9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