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劳动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制度完善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创新点第9-10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第10-11页
第2章 竞业禁止制度第11-15页
    2.1 竞业禁止制度概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竞业禁止的概念和范围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竞业禁止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2.2 竞业禁止制度与商业秘密保护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商业秘密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保护商业秘密的必要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商业秘密保护与劳动权之间的利益冲突第13-15页
第3章 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3.1 国外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英美法系国家的竞业禁止制度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大陆法系国家的竞业禁止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3.2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劳动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制度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商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制度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涉及竞业禁止制度的其他法律法规第19-20页
第4章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存在的缺陷第20-24页
    4.1 竞业禁止制度价值导向的混乱第20-21页
    4.2 竞业禁止制度适用的模糊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竞业禁止制度适用对象不全面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竞业禁止范围界定不明确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约定竞业禁止的合理化标准规定不详尽第21-22页
    4.3 事前救济制度的缺失第22页
    4.4 忽略了竞业禁止制度中新用人单位的法律角色第22页
    4.5 纠纷解决方式单一且效率低第22-24页
第5章 我国竞业禁止法律法规的完善第24-30页
    5.1 竞业禁止制度宏观层面的改善意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立法上推行利益平衡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立法形式上要求系统和权威第24-25页
    5.2 明确竞业禁止制度的适用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将监事纳入法定竞业禁止的主体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通过法律解释明确竞业禁止界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通过明确限制条件维持协议合理性第26-27页
    5.3 引入美国的“不可避免披露原则”第27-28页
    5.4 增加新用人单位在竞业禁止制度中的责任分配第28页
    5.5 解决方式上引入劳动仲裁制度第28-30页
结语第30-31页
参考文献第31-33页
后记第33页

论文共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就业歧视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
下一篇: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地位的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