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就业歧视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不足之处第13-14页
第二章 就业歧视概念界定的比较研究第14-27页
    2.1 相关国际公约对就业歧视概念的表述第14-16页
    2.2 美国及英国法律对就业歧视概念的表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美国对就业歧视概念的表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英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表述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就业歧视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18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我国就业歧视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完善就业歧视概念界定的建议第25-27页
第三章 举证责任的比较研究第27-33页
    3.1 我国目前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美国及德国反就业歧视举证责任的分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美国反就业歧视举证责任的分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德国反就业歧视举证责任的分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其他国家举证责任的分配第30-31页
    3.3 改善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建议第31-33页
第四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比较研究第33-36页
    4.1 我国存在的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法律规定无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证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加拿大及英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第34-35页
    4.3 改进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规定的建议第35-36页
第五章 代表诉讼的比较研究第36-40页
    5.1 我国代表诉讼存在的问题第36页
    5.2 英美国家做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英国平等及人权委员会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5.3 我国代表诉讼机构设置的建议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龙某诉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路桥车辆通行费案评析
下一篇:劳动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制度完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