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体制论文

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研究--以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导论第14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3 相关文献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1.4 文章主要框架第18-19页
2 并购绩效评估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 2.1 并购动机理论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协同效应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垄断力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规模经济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多元化经营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交易成本理论第20页
    2.2 传统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评价理论局限性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股票市场事件研究评价理论局限性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会计研究评价理论局限性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个案研究评价理论局限性分析第21页
    2.3 平衡计分卡内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全面性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衡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并购绩效合理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改进平衡计分卡更加注重并购动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改进平衡计分卡更加全面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改进平衡计分卡更具有针对性第23-24页
3 改进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搭建第24-31页
    3.1 改进原因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日常经营行为和并购行为存在区别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传统平衡计分卡的视角不适用于并购活动第24页
    3.2 新旧联系和改进思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新旧平衡计分卡的联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改进思路第24-25页
    3.3 标维度的构建第25-27页
    3.4 指标介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客户维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内部流程维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学习与成长维度第28页
    3.5 指标赋权、赋分及评价方法说明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赋权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赋分方法第29-31页
4 案例分析第31-51页
    4.1 事件背景介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企业背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并购事件介绍第32页
    4.2 基于趋势评价的协同效应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营协同效应趋势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财务协同效应趋势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管理协同趋势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趋势分析总结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基于量化评价的协同效应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利用事件研究法对研究结果合理性进行解释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并购前后乐视网的战略调整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利用事件研究法探究乐视网并购前后股票超额收益率第48-51页
5 研究结论第51-53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案例结果合理性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进平衡计分卡有效性分析第51页
    5.2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解决对策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指标体系建立模式有待完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问卷调查对象类别单一,赋权方法有待完善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信息搜集渠道狭窄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附录 1:调查问卷第55-57页
    1.1 整理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1.2 调查问卷模板第56-57页
附录 2:事件分析法使用的股票数据第57-61页
    2.1 股票价格及创业板指数第57-59页
    2.2 数据分析结果第59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--以雷士照明为例
下一篇:互联网企业并购绩效研究--以苏宁并购红孩子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