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--第Ⅰ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--碱金属(ⅠA族)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

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常见的锂离子的电池正极材料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正极材料的选择要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钴酸锂(LiCoO_2)正极材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镍酸锂(LiNiO_2)正极材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锰酸锂(LiMn_2O_4)正极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磷酸铁锂(LiFePO_4)正极材料第16页
    1.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简介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磷酸铁锂(LiFePO_4)的结构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磷酸铁锂的充放电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1 高温固相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2 碳热还原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3 微波合成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4 溶胶凝胶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5 共沉淀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6 水热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磷酸铁锂的改性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4.1 表面包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4.2 金属离子掺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4.3 纳米化第25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2.2 材料表征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的物相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材料的形貌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材料的碳结构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材料的碳含量分析第28页
    2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极片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循环伏安法测试第29-30页
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的工艺研究第30-43页
    3.1 反应温度对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结果与讨论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3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反应时间对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影响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果与讨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影响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结果与讨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磷酸铁锂的碳包覆研究第43-56页
    4.1 不同碳源对LiFePO_4/C正极材料的影响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碳源LiFePO_4/C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样品的碳含量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样品的循环伏安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4.2 不同碳含量LiFePO_4/C正极材料的影响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碳含量的LiFePO_4/C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样品的碳含量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样品的循环伏安法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单壁碳纳米管对LiFePO_4/C的改性研究第56-65页
    5.1 样品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碳纳米管的纯化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LiFePO_4/C/CNTs电极材料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样品的循环伏安法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7页
附录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Z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
下一篇: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、结构及电化学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