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| 第15-18页 |
1.3.1 碳负极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3.2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| 第16页 |
1.3.3 Si基化合物负极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3.4 Sn基化合物负极材料 | 第17页 |
1.3.5 Ti基化合物负极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4 Li_4Ti_5O_(12)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5页 |
1.4.1 Li_4Ti_5O_(12)的结构及反应机理 | 第18-20页 |
1.4.2 Li_4Ti_5O_(12)的的制备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.3 Li_4Ti_5O_(12)的改性研究 | 第22-25页 |
1.5 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及实验材料与表征 | 第27-35页 |
2.1 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7-31页 |
2.1.1 计算软件应用 | 第27页 |
2.1.2 计算参数设置 | 第27-29页 |
2.1.3 热力学稳定性 | 第29-30页 |
2.1.4 表面热力学稳定性 | 第30-31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2.1 实验试剂 | 第31-32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2.2.3 材料的表征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.4 电化学测试技术 | 第34页 |
2.3 电池的组装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钛酸锂的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| 第35-58页 |
3.1 理论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2 Li_4Ti_5O_(12)的电子结构及热力学稳定性 | 第37-46页 |
3.2.1 热力学稳定性 | 第37-43页 |
3.2.2 Li_4Ti_5O_(12)的电子结构 | 第43-46页 |
3.3 表面热力学稳定性 | 第46-54页 |
3.4 Li_4Ti_5O_(12)-NaLiTi_3O_7锂离子迁移动力学 | 第54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Li_4Ti_5O_(12)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58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固相法合成Li_4Ti_5O_(12) | 第58-67页 |
4.2.1 合成方法 | 第58-60页 |
4.2.2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2.3 Li_4Ti_5O_(12)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| 第62-67页 |
4.3 溶剂热法合成Li_4Ti_5O_(12) | 第67-73页 |
4.3.1 合成方法 | 第67页 |
4.3.2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3.3 Li_4Ti_5O_(12)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| 第69-7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5章 Li_4Ti_5O_(12)-NaLiTi_3O_7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| 第74-82页 |
5.1 引言 | 第74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4-75页 |
5.3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| 第75-78页 |
5.3.1 XRD分析 | 第75页 |
5.3.2 电镜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3.3 Raman分析 | 第77页 |
5.3.4 元素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4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| 第78-8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结论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