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基于股东控制权保持的可转债融资--以燕京转债为例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导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可转债融资动因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可转债融资效应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可转债股权稀释效应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可转债融资与控制权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文献述评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内容与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贡献第18-19页
第2章 可转债融资与控制权关系的理论基础第19-24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可转换公司债券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控制权与所有权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控股股东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股权稀释效应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可转债融资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代理成本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优序融资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资本保全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权益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成本补偿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经济学收益理论第22页
    2.4 基于控制权的融资理论第22-24页
第3章 可转债融资对控制权影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4-39页
    3.1 可转债属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债权性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期权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双重选择性第24页
    3.2 可转债市场整体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条款设计偏股性,成股权融资替代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股权稀释较严重,损害原有股东利益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融资规模日趋增大,融资风险逐渐增大第27页
    3.3 可转债融资下控制权侵占问题分析第2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相对控制下可转债对控制权影响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绝对控制下可转债对控制权影响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总结第37-39页
第4章 燕京转债案例分析第39-49页
    4.1 燕京转债案例概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转债发行公司简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燕京转债发行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燕京转债运行概况第41-42页
    4.2 燕京转债优势分析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转债条款对控制权的保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企业股东对控制权的保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燕京转债回售危机的化解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燕京转债快速有效的融资第48-49页
第5章 案例启示与建议第49-52页
    5.1 案例启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转债成控制权争夺工具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股权结构影响转债发行风险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优先认购权可保护控制权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转债融资优势的利用第50页
    5.2 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转债融资市场的外部监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转债发行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转债优先认购条款设置的必要性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P2P网络借贷个人信息安全研究
下一篇:我国融资租赁业监管制度完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