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--信托论文

我国融资租赁业监管制度完善研究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导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-16页
第2章 融资租赁及监管的理论基础第16-21页
    2.1 融资租赁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融资租赁的产生与发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融资租赁的内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融资租赁的性质与经济效应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融资租赁监管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经济学基础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法理学基础第20-21页
第3章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-30页
    3.1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现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对租赁业经营主体采取分部门监管机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融资租赁基础性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会计、财税等融资租赁配套制度不断完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产业租赁的监管规制度不断建立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融资租赁监管法律制度文件不统一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融资租赁行业监管不到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融资租赁监管配套制度有待完善第28-30页
第4章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第30-39页
    4.1 国外融资租赁的发展综述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现代租赁业的演进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全球融资租赁的发展第32-34页
    4.2 融资租赁的国际监管制度建设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《国际融资租赁公约》的有关界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《租赁示范法》的规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第36页
    4.3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多维度比较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国外融资租赁法律制度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制度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模式比较第38-39页
第5章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建议第39-46页
    5.1 完善融资租赁业监管的框架体系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确立行业适度监管模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细化融资租赁监管内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明确融资租赁监管对象及监管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完善融资租赁业风险管理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5.2 完善融资租赁监管配套制度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融资租赁会计制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制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完善融资租赁业务风险防范制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完善融资租赁权属登记制度第44-45页
    5.3 完善融资租赁行业自律监管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全国统一的融资租赁业协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快完善融资租赁自律监管体系与监管机制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股东控制权保持的可转债融资--以燕京转债为例
下一篇: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