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环境与发展论文

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陕西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估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开展生态可持续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生态可持续性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其发展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我国生态可持续性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指标体系的比较第13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2 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生态足迹模型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生态足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态生产性土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生态承载力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其他相关重要定义第19页
    2.2 生态足迹模型的实施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假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3 陕西省概况第22-28页
    3.1 自然条件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形地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区域气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水资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土地资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植物资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矿产资源第24-25页
    3.2 社会经济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人.统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经济概况第26页
    3.3 综合生态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4 陕西省生态足迹的测算第28-39页
    4.1 数据采集及处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消费项目的划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的处理第28-30页
    4.2 陕西省近十年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的测算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2012年陕西省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测算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陕西省 2003-2012年历年生态足迹的测算第33-37页
    4.3 陕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万元GDP生态足迹的测算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生态足迹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生态系统发展能力的测算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5 生态足迹模型对陕西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研究第39-50页
    5.1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生态足迹需求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生态足迹供给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生态赤字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5.2 基于GDP的生态足迹评价分析第46页
    5.3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评价第46-4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6.2 本文不足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管理策略下的危险品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优化
下一篇:城市轨道交通A型车研发项目风险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