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馗题材小说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钟馗题材小说创作原因 | 第11-27页 |
第一节 钟馗传说与信仰的滥觞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明前与钟馗有关的文学描写 | 第13-24页 |
一、唐五代时期 | 第13-17页 |
二、宋元时期 | 第17-24页 |
第三节 钟馗题材小说作家创作动机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钟馗题材小说情节内容的变迁 | 第27-45页 |
第一节 钟馗斩除对象的变迁 | 第27-37页 |
第二节 钟馗斩鬼方式的变迁 | 第37-40页 |
第三节 钟馗题材小说情节的变迁 | 第40-45页 |
第三章 钟馗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研究 | 第45-56页 |
第一节 钟馗形象 | 第45-50页 |
一、文人化:《钟馗全传》中的钟馗形象 | 第45-47页 |
二、世俗化:《斩鬼传》《平鬼传》中的钟馗形象 | 第47-50页 |
第二节 鬼怪形象 | 第50-56页 |
一、精怪形象 | 第50-51页 |
二、群鬼形象 | 第51-56页 |
第四章 钟馗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| 第56-73页 |
第一节 《钟馗全传》情节的类型化 | 第56-62页 |
一、转世除魔 | 第56-58页 |
二、成仙考验 | 第58-60页 |
三、游历冥府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《斩鬼传》《平鬼传》的讽刺艺术 | 第62-73页 |
一、漫画式的人物塑造 | 第63-65页 |
二、反讽手法 | 第65-68页 |
三、滑稽幽默的语言 | 第68-73页 |
结语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