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11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第一章 作者名世悖论简述 | 第18-22页 |
(一)名世悖论的概念预设 | 第18-19页 |
(二)名世悖论的路径选择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客体主体化:出师一表真名世 | 第22-40页 |
第一节 武侠小说“事业”引论 | 第23-26页 |
(一)传奇·现实 | 第23-24页 |
(二)骑士·侠客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同事者间的“事业”传染 | 第26-31页 |
(一)民国旧派武侠同事者:还珠楼主、朱贞木 | 第26-29页 |
(二)港台新派武侠同事者:梁羽生、金庸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合著者间的“事业”分合 | 第31-40页 |
(一)民国旧派武侠合著者:宫白羽、郑证因 | 第32-34页 |
(二)港台新派武侠合著者:金庸、倪匡;古龙及其捉刀者 | 第34-40页 |
第三章 主体客体化:托体休嫌稗史卑 | 第40-64页 |
第一节 漂泊于新旧文艺之间的宫白羽 | 第41-50页 |
(一)新文艺梦想 | 第42-45页 |
(二)旧文艺现实 | 第45-48页 |
(三)新旧变奏曲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请缨于现代章回旧体的张恨水 | 第50-56页 |
(一)流派归归类 | 第51-53页 |
(二)武侠千千结 | 第53-56页 |
第三节 宫白羽与张恨水之间的咏叹调 | 第56-64页 |
(一)文学创作态度 | 第56-59页 |
(二)稿费收入声明 | 第59-64页 |
第四章 作者名世悖论启示录 | 第64-84页 |
第一节 主题表述 | 第66-71页 |
(一)意识形态特征 | 第66-68页 |
(二)市场经济特征 | 第68-71页 |
第二节 人物塑造 | 第71-74页 |
(一)乡土意识 | 第71-73页 |
(二)宗教情愫 | 第73-74页 |
第三节 叙事技巧 | 第74-78页 |
(一)报告式叙事 | 第75-76页 |
(二)闲谈式叙事 | 第76-78页 |
第四节 门派师承 | 第78-84页 |
(一)奇幻仙侠派 | 第79-81页 |
(二)历史武侠派 | 第81-84页 |
结语 | 第84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后记 | 第92-9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