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海南岛丛生盔形珊瑚(Galaxea Fascicularis)的遗传结构和连通性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综述第11-22页
    1.1 珊瑚礁的概况及面临的问题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造礁石珊瑚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海南省造礁石珊瑚的资源分布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珊瑚礁的生态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珊瑚礁的退化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珊瑚礁的保护修复策略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人工移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珊瑚幼虫的补充及供应第14页
    1.3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微卫星标记的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微卫星的获得途径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纯化宿主珊瑚DNA遇到的难题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虫黄藻与珊瑚的共生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同繁殖模式的珊瑚,宿主珊瑚与虫黄藻分离的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1.5 人工白化第19页
    1.6 造礁石珊瑚遗传结构及群体连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7 丛生盔形珊瑚概况第20-22页
丛生盔形珊瑚微卫星标记的开发第22-33页
    2.1 实验的主要器材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2.3 人工白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升温白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纯虫黄藻DNA和对照与白化珊瑚的共生体DNA的获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纯虫黄藻DNA的鉴定第24页
    2.4 微卫星富集文库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因组DNA酶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接头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片段与切头的连接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构建部分基因组文库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杂交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磁珠富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PCR扩增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连接载体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克隆和转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菌落PCR检测与测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1 序列分析与引物设计第27页
    2.5 珊瑚微卫星引物的筛选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引物的处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引物的初筛与鉴别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引物的群体扩增与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2.6 数据分析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种群克隆结构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遗传参数分析第29页
    2.7 实验结果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基因组微卫星标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稳定的扩增标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微卫星标记的鉴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微卫星位点的评价第31-32页
    2.8 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宿主珊瑚和虫黄藻微卫星标记的鉴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第32-33页
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连通性分析第33-44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引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样品的信息采集介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引物的群体扩增与检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数据分析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3.2 结果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哈迪温伯格平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近交系数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瓶颈效应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聚类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第39-40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珊瑚的克隆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哈迪温伯格平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近交系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海流影响了海洋生物群体的分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群体的遗传分化与连通性分析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61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海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(Bathymodiolus platifrons)主要生化成分与能量代谢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分步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与优化--以瑞安市人民医院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