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写作、修辞论文

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

目录第1-5页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文献综述 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研究现状第9-17页
 1 中医概念研究第9-10页
 2 中医语言研究第10-13页
 3 中医认知研究第13页
 4 小结第13-14页
 参考文献第14-17页
第一部分 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古今研究述要第17-34页
 1 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历史渊源第17-28页
   ·先秦时期第17-19页
   ·汉晋时期第19页
   ·隋唐时期第19-21页
   ·宋代时期第21-22页
   ·金元时期第22-24页
   ·明清时期第24-27页
   ·民国时期第27-28页
 2 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现代研究进展第28-33页
   ·基础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·实验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·临床研究第31-33页
 3 小结第33-34页
第二部分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第34-95页
 1 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概述第34-39页
   ·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背景第34-35页
   ·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第35-36页
   ·当代隐喻理论——隐喻认知观的建立第36-37页
   ·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功能第37页
   ·小结第37-39页
 2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的常见类型第39-58页
   ·自然隐喻第39-43页
   ·战争隐喻第43-47页
   ·容器隐喻第47-51页
   ·管道隐喻第51-53页
   ·方位隐喻第53-55页
   ·拟人隐喻第55-58页
 3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的功能及特征第58-63页
   ·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的功能第58-61页
   ·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的特征第61-63页
 4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建构的理论基础——体验哲学第63-67页
   ·体验哲学概述第63页
   ·从体验哲学解读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第63-66页
   ·小结第66-67页
 5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建构的心理基础——意象图式第67-72页
   ·意象图式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·从意象图式解析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第68-71页
   ·小结第71-72页
 6 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建构的认知模型——阴阳五行理论第72-79页
   ·认知模型概述第72页
   ·中医阴阳理论认知模型第72-75页
   ·中医五行理论认知模型第75-77页
   ·小结第77-79页
 7 基于认知的“中风病”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第79-85页
   ·中风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类型第79-82页
   ·中风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始源域多样性的认知根源第82-85页
 附 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历史沿革第85-95页
总结第95-99页
参考书目第99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个人简历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吴鞠通论湿温及其治湿法的研究
下一篇:顺势医学的诊治特点及其对中医学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