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.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南阳地区况概 | 第11-12页 |
1.1.1 南阳地区地理、历史概况 | 第11页 |
1.1.2 南阳地区音乐文化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2 河南筝乐流派研究之回顾 | 第12-15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9页 |
1.3.1 文献法 | 第15页 |
1.3.2 调查法 | 第15-16页 |
1.3.3 民族音乐学理论对思维的启迪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. 南阳筝乐的历史发展 | 第19-27页 |
2.1 大调曲子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1.1 大调曲子的形成 | 第19页 |
2.1.2 大调曲子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2 板头曲概述 | 第20页 |
2.3 从大调曲子到板头曲到南阳筝乐——即河南筝乐流派的形成 | 第20-22页 |
2.4 南阳地区人文环境对筝乐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2.4.1 南阳地区时调对筝乐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4.2 河南及南阳方言对筝乐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第三章. 河南筝乐的特点及代表曲目 | 第27-39页 |
3.1 大调曲子曲牌筝乐 | 第27-31页 |
3.1.1 大调曲子曲牌筝乐的特点 | 第27-30页 |
3.1.2 大调曲子曲牌筝乐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| 第30-31页 |
3.2 板头曲筝乐 | 第31-39页 |
3.2.1 板头曲筝乐的特点 | 第31-34页 |
3.2.2 板头曲筝乐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| 第34-39页 |
第四章. 南阳筝乐近三十年的发展 | 第39-44页 |
4.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南阳筝乐代表人物及贡献 | 第39-44页 |
4.1.1 赵曼琴对南阳筝乐发展做出的艺术成就 | 第39-40页 |
4.1.2 王中山对南阳筝乐发展做出的艺术成就 | 第40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后记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