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1.3.1 遥感技术估测森林参数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3.2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估测森林参数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4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0-21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22-23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1.5.2 章节安排 | 第22-23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2 研究区及实验数据 | 第24-30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4-25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4页 |
2.1.2 地形地貌 | 第24-25页 |
2.1.3 水文气候 | 第25页 |
2.1.4 自然资源 | 第25页 |
2.2 机载LiDAR数据 | 第25-28页 |
2.2.1 LiDAR数据获取 | 第25-26页 |
2.2.2 Leica ALS60激光扫描系统介绍 | 第26-27页 |
2.2.3 数据形式 | 第27-28页 |
2.3 野外地面调查数据 | 第28-29页 |
2.3.1 样方布设 | 第28页 |
2.3.2 数据测量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机载LiDAR数据处理 | 第30-41页 |
3.1 点云预处理 | 第30-31页 |
3.1.1 噪声点去除 | 第30页 |
3.1.2 重叠区裁剪(加条带) | 第30-31页 |
3.2 点云分类 | 第31-34页 |
3.2.1 根据地物类型分类 | 第31-32页 |
3.2.2 根据回波次数和次序分类 | 第32-33页 |
3.2.3 同束激光回波划分 | 第33-34页 |
3.3 CHM模型构建 | 第34-39页 |
3.3.1 DSM生成 | 第34-35页 |
3.3.2 DEM生成 | 第35页 |
3.3.3 空值填充 | 第35-38页 |
3.3.4 CHM生成 | 第38-39页 |
3.4 点云强度校正 | 第39-40页 |
3.4.1 激光雷达能量方程 | 第39页 |
3.4.2 强度校正 | 第39-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机载LiDAR数据估测单木树高与冠幅 | 第41-51页 |
4.1 树高估测 | 第41-43页 |
4.1.1 局部最大值 | 第41页 |
4.1.2 可变窗口形状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1.3 树高估测结果 | 第42-43页 |
4.2 冠幅提取 | 第43-48页 |
4.2.1 四次多项式拟合 | 第43-45页 |
4.2.2 四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效果 | 第45-47页 |
4.2.3 冠幅提取结果 | 第47-48页 |
4.3 分析讨论 | 第48-50页 |
4.3.1 点云密度对估测单木参数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3.2 单木参数估测结果比较分析 | 第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机载LiDAR数据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 | 第51-62页 |
5.1 激光穿透指数 | 第51-52页 |
5.1.1 未分束激光穿透指数 | 第51页 |
5.1.2 单束激光穿透指数 | 第51-52页 |
5.2 建立估测模型 | 第52-54页 |
5.2.1 反射率比值 | 第52-54页 |
5.2.2 理论模型 | 第54页 |
5.2.3 经验模型 | 第54页 |
5.2.4 LiDAR数据采样尺度 | 第54页 |
5.3 模型估测结果比较 | 第54-60页 |
5.3.1 理论模型估测结果 | 第54-57页 |
5.3.2 理论模型估测结果 | 第57-59页 |
5.3.3 LAI模型比较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4 叶面积指数制图 | 第6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6 机载LiDAR数据估测林分生物量 | 第62-74页 |
6.1 样地生物量计算 | 第62-63页 |
6.2 BP神经网络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 | 第63-69页 |
6.2.1 BP神经网络原理 | 第63-65页 |
6.2.2 模型自变量的选取 | 第65-68页 |
6.2.3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| 第68-69页 |
6.3 结果分析 | 第69-72页 |
6.3.1 BP神经网络的最佳性能 | 第69-71页 |
6.3.2 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| 第71-72页 |
6.4 地上生物量制图 | 第72-7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7.1 结论 | 第74-75页 |
7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