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5-2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现状研究 | 第16-23页 |
1.2.1 基质力学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1.2.2 基质力学相关的力学信号转导 | 第18-19页 |
1.2.3 肿瘤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 | 第19-21页 |
1.2.4 循环肿瘤细胞与悬浮力学状态 | 第21-23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23-27页 |
1.3.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页 |
1.3.2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3.3 课题的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1.3.4 课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| 第26-27页 |
2 悬浮力学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再粘附的影响及其机制 | 第27-63页 |
2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8-32页 |
2.2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| 第28-29页 |
2.2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9-31页 |
2.2.3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31-32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2-44页 |
2.3.1 细胞培养和处理 | 第32-33页 |
2.3.2 透射电镜 | 第33-34页 |
2.3.3 粘附实验 | 第34页 |
2.3.4 敲低Lamin A/C表达 | 第34-35页 |
2.3.5 实时定量PCR | 第35-38页 |
2.3.6 免疫印迹 | 第38-40页 |
2.3.7 F/G-actin检测 | 第40页 |
2.3.8 免疫荧光和骨架F-actin染色 | 第40-41页 |
2.3.9 细胞刚度测定 | 第41页 |
2.3.10 细胞运动轨迹追踪 | 第41-42页 |
2.3.11 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建立 | 第42-43页 |
2.3.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43-44页 |
2.4 实验结果 | 第44-60页 |
2.4.1 悬浮状态促进乳腺肿瘤细胞再粘附 | 第44-47页 |
2.4.2 悬浮状态促进再贴壁乳腺肿瘤细胞的铺展和牢固粘附 | 第47-52页 |
2.4.3 悬浮状态提高乳腺肿瘤细胞Lamin A/C的累积 | 第52-54页 |
2.4.4 扰乱肌动蛋白骨架的聚合诱导乳腺肿瘤细胞Lamin A/C的累积 | 第54-56页 |
2.4.5 Lamin A/C累积有利于悬浮细胞再粘附和骨架重排,但降低再贴壁后肿瘤细胞的运动 | 第56-59页 |
2.4.6 悬浮状态诱导Integrin β1 上调促进肿瘤细胞再粘附 | 第59-60页 |
2.5 分析与讨论 | 第60-62页 |
2.6 小结 | 第62-63页 |
3 悬浮力学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存活、迁移、侵袭和体内转移的影响 | 第63-81页 |
3.1 引言 | 第63页 |
3.2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63-64页 |
3.2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| 第63页 |
3.2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63-64页 |
3.2.3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64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64-69页 |
3.3.1 细胞培养和处理 | 第64页 |
3.3.2 流式细胞周期检测 | 第64-65页 |
3.3.3 细胞凋亡检测 | 第65页 |
3.3.4 平板克隆 | 第65页 |
3.3.5 细胞增殖和生存 | 第65-66页 |
3.3.6 迁移和侵袭实验 | 第66页 |
3.3.7 动物实验 | 第66-67页 |
3.3.8 组织石蜡切片 | 第67-68页 |
3.3.9 苏木精-伊红(hematoxylin-eosin, HE)染色 | 第68页 |
3.3.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68-69页 |
3.4 实验结果 | 第69-77页 |
3.4.1 悬浮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周期、凋亡、克隆形成、以及再贴壁后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| 第69-73页 |
3.4.2 悬浮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3.4.3 悬浮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成瘤能力和肺转移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3.5 分析与讨论 | 第77-79页 |
3.6 小结 | 第79-81页 |
4 悬浮力学状态对乳腺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转录组的调控 | 第81-95页 |
4.1 引言 | 第81页 |
4.2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81页 |
4.2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| 第81页 |
4.2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81页 |
4.2.3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81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81-85页 |
4.3.1 细胞培养和处理 | 第81-82页 |
4.3.2 TRIzol法提取总RNA | 第82页 |
4.3.3 总RNA质检 | 第82-83页 |
4.3.4 测序和信息学分析 | 第83页 |
4.3.5 实时定量PCR | 第83-84页 |
4.3.6 免疫印迹 | 第84页 |
4.3.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84-85页 |
4.4 实验结果 | 第85-92页 |
4.4.1 总RNA质检 | 第85页 |
4.4.2 转录组测序分析 | 第85-88页 |
4.4.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| 第88-90页 |
4.4.4 基因验证 | 第90-92页 |
4.5 分析与讨论 | 第92-93页 |
4.6 小结 | 第93-95页 |
5 悬浮力学状态诱导COX-2 上调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及其在乳腺肿瘤细胞转移过程的作用 | 第95-117页 |
5.1 引言 | 第95-96页 |
5.2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| 第96-97页 |
5.2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| 第96页 |
5.2.2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96页 |
5.2.3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| 第96-97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97-102页 |
5.3.1 细胞培养和处理 | 第97页 |
5.3.2 核/质蛋白分离 | 第97页 |
5.3.3 免疫印迹 | 第97页 |
5.3.4 悬浮细胞免疫荧光 | 第97页 |
5.3.5 实时定量PCR | 第97-98页 |
5.3.6 迁移和侵袭实验 | 第98页 |
5.3.7 胞内钙离子检测 | 第98页 |
5.3.8 不同刚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| 第98-100页 |
5.3.9 敲低COX-2 的表达 | 第100页 |
5.3.10 动物实验 | 第100-101页 |
5.3.11 HE染色 | 第101页 |
5.3.12 免疫组化 | 第101-102页 |
5.3.13 冰冻切片检测GFP阳性肿瘤细胞 | 第102页 |
5.3.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102页 |
5.4 实验结果 | 第102-115页 |
5.4.1 悬浮诱导COX-2/PGE2上调促进乳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| 第102-104页 |
5.4.2 悬浮状态激活Ca2+/CaN/NFAT2/促进COX-2 的表达 | 第104-106页 |
5.4.3 扰乱肌动蛋白骨架促进乳腺肿瘤细胞COX-2 的上调 | 第106-110页 |
5.4.4 悬浮状态诱导COX-2 上调通过提高转移早期肿瘤细胞的存活促进乳腺肿瘤肺转移 | 第110-115页 |
5.5 分析与讨论 | 第115-116页 |
5.6 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17-12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17-118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118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37页 |
附录 | 第137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37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目录 | 第137页 |
C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目录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