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2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23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| 第23-24页 |
1.3 研究设计 | 第24-2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4-27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1.3.4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9-34页 |
2.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| 第29-30页 |
2.1.1 城镇化的内涵 | 第29-30页 |
2.1.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内涵 | 第30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0-34页 |
2.2.1 系统论和协同论 | 第30-31页 |
2.2.2 区位理论 | 第31-32页 |
2.2.3 城乡转换理论 | 第32页 |
2.2.4 协调发展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2.5 非均衡发展理论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| 第34-43页 |
3.1 评价系统指标设计 | 第34-38页 |
3.1.1 指标选取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1.2 人口、经济、土地视角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5-38页 |
3.2 评价方法与步骤 | 第38-43页 |
3.2.1 数据来源及处理 | 第38页 |
3.2.2 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数计算方法 | 第38-40页 |
3.2.3 城镇化内部协调度指数计算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.4 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的计算与划分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演变的实证分析 | 第43-53页 |
4.1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1.1 山西省人口、经济、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1.2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演变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 山西省各地市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特征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2.1 山西省各地市人口、经济、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比 | 第48-50页 |
4.2.2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 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提升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| 第53-61页 |
5.1 山西省不同类别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对策 | 第53-57页 |
5.1.1 优等发展质量等级的城市 | 第53-55页 |
5.1.2 中等发展质量等级的城市 | 第55-56页 |
5.1.3 次等发展质量等级的城市 | 第56-57页 |
5.2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整体提升对策 | 第57-61页 |
5.2.1 以人为本,推进人口城镇化 | 第57-58页 |
5.2.2 提质增效,推进经济城镇化 | 第58-59页 |
5.2.3 深度挖潜,推进土地城镇化 | 第59页 |
5.2.4 统筹规划,促进人口、经济、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| 第59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1、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1页 |
2、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