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干湿循环作用下碱渣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稳定性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3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-19页
    1.2 重金属污染土的研究现状与治理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重金属污染土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重金属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1.3 固化/稳定法(S/S)的研究现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固化/稳定法(S/S)概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S/S法修复作用机理第25-28页
    1.4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土体的工程特性研究现状第28-30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主要研究内容第31-32页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2-40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32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用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固化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重金属污染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浸泡溶液第34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案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试样配合比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试样制备第35页
    2.4 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试验流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试验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强度稳定性第40-48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40页
    3.2 无侧限抗压强度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固化剂掺量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污染物类型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化学稳定性第48-58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8页
    4.2 浸泡液pH值与Ca~(2+)的溶出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浸泡液pH值变化规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浸泡液中Ca~(2+)的溶出第49-50页
    4.3 毒性浸出试验 (TCLP)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金属离子类型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4.4 半动态淋滤试验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概述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浸出液pH值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浸出液离子浓度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有效扩散系数第56-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微观特性第58-68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58页
    5.2 扫描电镜(SEM)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固化剂类型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离子类型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5.3 X射线衍射(XRD)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概述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离子类型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ETherCAT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控制系统设计
下一篇:大别造山带岩脉群锆石定年和暗色包体成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