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地球化学论文--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论文

大别造山带岩脉群锆石定年和暗色包体成因分析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前言第13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选题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的工作量第15-16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 2.1 大别造山带构造格局第16-17页
    2.2 地层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岩浆岩第18-19页
第三章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脉第19-41页
    3.1 岩脉的采集和描述第19-24页
    3.2 锆石U-Pb定年第2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析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析结果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意义第27-41页
第四章 岳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第41-87页
    4.1 包体和寄主岩的岩石学特征第41-46页
    4.2 锆石U-Pb定年第46-48页
    4.3 电子探针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分析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分析结果第49-53页
    4.4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第53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分析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主量元素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微量和稀土元素元素第56-87页
第五章 暗色包体成因探讨第87-90页
    5.1 包体成因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5.2 源区第88-90页
结论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8-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干湿循环作用下碱渣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HNO3与硝基苯、联苯在石英、刚玉及针铁矿表面的光化学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