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青少年论文

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特点、成因及对策--以江西省丰城市2010—2016年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为研究视角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概述第9-16页
    (一)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中“团伙犯罪”概念的界定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相关争议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团伙犯罪辨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团伙犯罪与共同犯罪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刑事案件数与犯罪人数均呈增长态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及犯罪人数高位运行且增幅较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绝大比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罪名分布较为集中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5、社会青年占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第14-16页
二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特点第16-21页
    (一)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主体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犯罪年龄:高峰期集中,低龄化发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文化程度:初中与小学文化水平居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生活状态:闲散无业未成年人居大多数第17页
    (二)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行为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犯罪动机:动机较多表现为简单、单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犯罪预谋:多表现为临时起意,但预谋性得到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犯罪类型:侵犯财产型犯罪为主,妨害社会管理型犯罪有所增加第19页
    (三)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组织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成员构成:未成年人单纯组合,亦存与成年人结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团伙规模:以中小规模团伙为主第20-21页
三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成因第21-26页
    (一)团伙形成的原因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未成年人的结伴需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情感互动的需要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应对压力的需要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兴趣需要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团伙犯罪的原因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展现团伙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寻求群体认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欲求过度第24-26页
四、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预防对策第26-34页
    (一)教育预防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家庭教育预防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学校教育预防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社会教育预防第27-28页
    (二)自我调适预防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正当需求的自我调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情绪平衡的自我调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不良行为的自我调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人际关系的自我调适第29页
    (三)社会保护预防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成立未成年人保护、救助组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建立未成年人利益诉求机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建立未成年人法院第31页
    (四)立法预防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基本法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完善未成年人基本权益保障立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法律体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制定未成年人成长保护性相关法律规定第32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政务应用对政府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--以上饶市为例
下一篇: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两个责任”研究--以广东省M市发展和改革局为例